■ 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制修订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标准和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要求。
■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建立需求导向的学科专业结构和创业就业导向的人才培养类型结构调整新机制。
■ 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选修课。
■ 改革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 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改革考试考核内容和方式。
■ 强化创新创业实践 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小微企业创业基地。
■ 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 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为有意愿有潜质的学生制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计划。实施弹性学制,允许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
■ 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 聘请各行各业优秀人才,担任专业课、创新创业课授课或指导教师。
■ 改进学生创业指导服务 建立健全学生创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
■ 完善创新创业资金支持和政策保障体系 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和服务措施,重点支持大学生到新兴产业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