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1: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2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邓丽君:漂泊者的荣耀与孤独(3)
王鸿谅
■ 1977年,邓丽君在日本东京以“邓丽君杯”自行车比赛的形式为新歌做宣传
  ◆ 王鸿谅

  束缚与逃离

  第二首歌《空港》,依旧由山上路夫作词,但作曲换了猪侯公章,他是当时专门给歌星森进一作曲的作家,猪侯公章在一周写了三种曲风的曲子,最后的编曲,选择采用活跃在流行风派的森冈贤一郎,他们希望邓丽君的演歌路线,曲风不要太过地道,而是介于流行与传统之间。这是一种新的流行趋势。这一年的日本唱片大赛,获奖的森进一走的就是融合流行风和演歌的路子。

  1974年7月1日发片的《空港》,卖出了70多万张新唱片。邓丽君因此拿下了1974年度日本唱片大赛的新人奖。此后,邓丽君的歌曲维持一贯的风格,就是走描写恋爱中女人的苦闷心情,与不能见光的女人令人同情的境遇这种固定模式的路线。公司设定的受众是20岁到25岁的粉领族。但调查显示,她的歌迷里,40岁左右的男性歌迷居多。这个年龄段的消费者,一直是邓丽君持久的歌迷族群。

  邓丽君的酬劳在第二年从每月25万日元调高到50万日元,与日本宝丽多两年合约期满后,第三年升为120万日元,后来又升到250万日元,唱歌事业一帆风顺。日本市场与香港地区市场,对70年代的邓丽君来说,是相辅相成的一双翅膀。

  一方面是演唱技巧的进步,而另一方面,随着香港本土意识的觉醒,中文歌曲在华人社会里,有了更广泛的市场,邓丽君和许冠杰三兄弟,算是这股中文歌曲风潮的开创者。

  香港电台资深制作人张文新曾经回忆说:“1975年,香港电台推出亚洲第一个中文歌曲畅销排行榜的节目。我担任DJ时,邓丽君已经更上层楼,她在日本练唱时,歌唱技巧也更精湛纯熟,将日本的流行歌曲《空港》等翻唱成中文,每首都受欢迎,相较于当时的超级巨星谭咏麟所唱的广东歌,她的歌声更有渗透力,而且她的唱法有一种中国人才能感受到的思乡情绪。”

  但是现实生活里,邓丽君显然并不思念她的故乡台湾。去日本发展之后不久,1975年,她又在香港和宝丽金唱片公司签约,一直在日本和香港地区之间往返。1978年退掉东京的住所以后,香港就成为邓丽君演艺活动的据点,而不是台湾。1979年的“假护照事件”,显然让她心中的砝码更加倾向于自由和开放的香港。

  假护照事件,现在回头看实在很简单,因为邓丽君的演出市场越来越国际化,她需要不断在东南亚各地奔走,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回到联合国,以及中美建交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台湾地区进入了一个敏感的严控时期,对于居民的出境审查前所未有地严苛和复杂。在这种背景下,台湾商界和政界的许多人都心照不宣地从其他国家购买第二本护照应急。邓丽君不过是这种潮流中的一个而已。可是,她的名气实在太大,所以,当她拿出印尼护照应急出境的时候,自然被迅速发现了。在台湾方面的介入和施压下,整个事件发酵得越来越大,以至于她要被日本驱逐出境,一年内不许再次入境。

  邓丽君从日本的看守所出来,直接去了美国。这是一次逃离,却也是邓丽君难得的一次正常生活的回归,她可以尝试一直梦想的普通学生生活,闲暇时间去录音棚录制新的唱片。只是逃离终究是暂时的。这场“假护照风波”,反而让她不得不与政治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80年代,随着邓丽君的歌曲在大陆受到喜爱,引发狂热,台湾方面也更加意识到了邓丽君的价值,官方重新抛出了橄榄枝,承诺不再追究假护照事件,而交换条件,是邓丽君需要回台湾去参加一系列“劳军”演出。

  这是邓丽君的幸运也是不幸,终其一生,主动或者被动的,她的音乐始终与政治捆绑在一起,这也让她区别于一般的流行歌手,成为两岸不同的符号化人物。从80年代开始,永远的“军中情人”邓丽君,就这样诞生了。

  黄金年代

  1980年12月,她在香港宝丽金唱片出了第一张粤语专辑《势不两立》,接着在香港的利舞台举行了7天的个人演唱会。这只是个开始。邓丽君歌唱的黄金时代,在她失恋之后才真正到来。

  邓丽君与香格里拉酒店集团少爷郭孔丞的恋爱,被太多人见证。他们1981年相恋,举行过订婚仪式,把婚期订在了1982年,邓丽君甚至因此不肯再跟日本宝丽多公司续约。可是因为郭家长辈的苛刻条件,邓丽君觉得受到了人格上的羞辱,她最后的选择,是继续歌唱。

  1983年像一个爆发之年,邓丽君参与制作了《淡淡幽情》,这张古风古韵的唱片,被誉为她歌唱事业最高成就。年底,12月29日到1984年1月3日,邓丽君在香港举办了15周年纪念演唱会,门票提前两个月发售,两天就卖完,原本预定的4场,增加到6场,门票仍立刻销售一空。全部观众约10万人,有三成来自内地。15周年演唱会,继香港之后,分别开到了台湾地区、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邓丽君证明了自己的人气,在短暂的蛰伏之后,依旧稳如泰山。

  一直对邓丽君的日本演艺之路尽心尽力的舟木稔,在这个时期,在宝丽多旗下成立了一家新的唱片公司金牛宫。1983年,他终于再次争取到与邓丽君的签约。这一次,邓丽君得到的词曲作者是三木高志和荒木丰久这对“黄金组合”。他们合作的第一张唱片是《偿还》。这首歌,是在新加坡录制完成的,1984年1月21日在日本发行,刚开始出货1万张,完全卖不出去,一周后卖出去10张,过了5周,也只卖出50张。这足以证明日本唱片竞争的残酷,1979年之后,邓丽君在日本5年没有任何宣传和报道,虽然在东南亚依旧大热,但她在日本的商业市场已经几乎被遗忘了。

  这时期担任邓丽君经纪人的西田裕司,在舟木稔先生的回忆里,也是个很有办法的人。他想了很多办法,来推广邓丽君的单曲。有名的电视节目去不了,就先从不知名的开始,这首歌的传播路径,是从大阪、九州、北海道等地先传播开,再回到东京的榜单。最后拿下日本有线大赛和全日本有线放松大赛的冠军。从1984年4月到1985年2月连续41周保持在前十名。

  接下来,荒木和三木联手创作的《爱人》和《任时光流逝》,连续大卖,《爱人》在有线放送的点歌排行榜上,创下有史以来连续14周蝉联第一的最长纪录。畅销张数超过了五木宽、森进一,还媲美全盛时期的松田圣子和中森明菜。邓丽君因此第一次上了NHK的红白歌会。这场歌会,相当于中国的春晚,不过,能够上台的明星,是要靠实际的销量和贡献度才能上台的。而《任时光流逝》则让邓丽君在1986和1991年两次得以登上红白歌会,这张唱片,创下了200万张的销售纪录,是邓丽君在日本发行的所有唱片中最高的。其次就是《偿还》和《爱人》,分别都是150万张。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记忆中的抗战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5版:新民法谭
   第A26版:新民法谭
   第A27版:新民法谭
   第A28版:申城社区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04版:百姓金融/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网上网下
   第B06版:自贸之窗/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8版:彩票世界/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房产在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大购网专版
   第B12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金市汇市
   第B14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家装专版
   第B16版:家装之窗
邓丽君:漂泊者的荣耀与孤独(3)
醉金花
还没长大就老了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31邓丽君:漂泊者的荣耀与孤独(3) 2015-05-22 2 2015年05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