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祥来自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广度乡,那里风景优美,盛产杨梅。2012年暑假,她回家乡参加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项目,目睹了当地杨梅市场的不公平交易——原本7.5元/千克的荸荠杨梅,在中间收购商压价下只能以一半左右的价格成交。她走访了多个村落的村民,了解到的情况如出一辙:没有文化,没有资金,甚至连讨价还价的资本都没有,也就只能这么凑合着种、凑合着卖。而在当地,老百姓生活依然贫困,没有幼儿园,没有足够的小学。
陈梦祥出自这个贫困乡村,家庭贫困,当她走出大山时,心里最牵挂“家乡何时能脱贫致富”。
2012年9月,借着上海市创新创业大赛的机会,她想出一个点子,利用电子商务平台为乡亲们卖杨梅。于是,她和另外5名女大学生开始了长达一年的“走出去,引进来,仙乡杨梅销售”项目。一年的时间里,她们一边进行市场调研、渠道拓展以及客户寻找,一边着手与当地村民合作建立了“仙居三军杨梅专业合作社”,帮着当地果农构建了网络平台,让他们学会使用计算机进行销售登记、寻找商家等等。
从2013年3月起,陈梦祥正式进行杨梅销售推广,她不停地跑进水果商铺连锁店、走农产品综合市场和超市,小组成员们则日夜兼程地深入北京、河北、四川、浙江、江苏和上海等省市,向每个感兴趣的经销商介绍产品和项目。初战告捷,这一年在学校老师的鼓励与支持下,她们成功帮助当地6家种植户在13天时间内销售了约8000斤杨梅,销售额达23万元,平均每户约3.5万元,人均收入比往年翻了两番以上。
那一次,陈梦祥和伙伴们商议,将中间收益23000元(10%提成)、大赛项目经费10000元及其它收益用共计40000元,悉数捐献给当地的留守儿童。行动成就梦想,陈梦祥说:“我们的兴奋和喜悦的心情一直持续至今。”
去年10月,陈梦祥回到村子里发现,几家农户的小朋友们继续上学了,而且,还有几户人家决定翻新房子了,不由异常激动,决心继续自己的创业。可是,进入了大四,陈梦祥的团队成员有的准备出国、有的准备考研。如今,合作社只剩下陈梦祥一个人,而她选择是坚持创业,“因为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家乡,是最大的幸福。”她的父亲为了支持女儿,已经从当地一家药厂辞职,专门和女儿一起创业。
记者几天前联系上陈梦祥,已经晚上9点多了,她正在四川的一个小县城里搭乘出租车,准备与客户见面。当时说得最多的是“注意安全”,她笑笑说:“没关系的,回上海见。”回到上海,她又告诉记者,要回家里去看看,和村民一起落实杨梅农药残留物为零的承诺,保证了杨梅的绿色安全。眼下火热的“互联网+”的创业模式,陈梦祥认为,对于缺乏资金的大学生而言,无疑这是一条创业捷径。不过,即便有了O2O的网络营销模式,传统的商业理念仍不能丢弃,比如说,要亲身跑市场、亲身去客户见面。她说,“人与人的信任感,要在面对面的沟通中确立。”于是,她依然忙碌着,为了自己的创业梦,也为了家乡的致富梦。
本报记者 张炯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