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记忆中的抗战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5月22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朱黻华:从富家子弟到航空英烈
黄乔奇 朱畴苇
■ 朱黻华和他心爱的霍克二型战机 黄乔奇 提供
  黄乔奇(朱畴苇)

  南京紫金山北麓的王家湾,苍松翠柏,绿树成荫,这里有一座始建于1932年的“航空烈士公墓”。我和姐姐朱畴蓉来到那里,在“中国烈士名单N区”墓碑上排列第8名中找到了这样一段碑文:“朱黻华少校,上海人,生于1917年1月29日,牺牲于1944年11月20日。”

  这为国捐躯的朱黻华少校,就是我们的亲生父亲。

  “七大亨”投笔从戎

  父亲生于1917年1月29日,是上海著名大律师朱榜生的第七个儿子,在他之前,朱家已有四个女儿、两个儿子,由于家境富裕,都受过高等教育,其中三个女儿还到美国留过学。

  父亲自幼长得身体结实,上学后又十分注意锻炼身体,举杠铃、练哑铃,游泳、跑步等体育运动都是班里尖子,他肌肉发达,体格强壮,在家还常常爬到花园的树上去。同学和家中弟妹见了他都让他三分,戏称他是“七大亨”。

  据说父亲的抗寒能力特别强,他有一个的习惯,晚上睡觉时除了冬季外,其余三季都不关窗,冬天也坚持用冷水洗澡,却很少有伤风感冒。

  父亲读中学时,学习十分努力,喜欢阅读书报,特别关心国家大事,东三省的沦陷和1932年的淞沪抗战,对他的影响尤为深刻,激发起了他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中学毕业以后,本可以进入大学深造的他,下了投笔从戎的决心,瞒着父母去杭州报考了笕桥空军军官学校,因成绩及体格特别优秀,被空军军官学校录取。

  驾机保卫武汉重庆

  当祖父祖母知道父亲报考空军军官学校并以优秀的成绩被录取时,大为震惊,表示了强烈的反对。但父亲决心已定,以“国家有难,匹夫有责”,“国之不存,何以有家”的道理来说服了祖父祖母,只身赴杭州笕桥报到。

  半年以后,祖父母思子心切,从上海风尘仆仆赶到笕桥,仅在军官学校的传达室里与父亲见了一面。据祖母后来的描述,她见到父亲剃了一个光头,人显得又黑又瘦,祖母难过得落了泪,我父亲却笑着对她说:“今天艰苦训练,就是为了今后更好打击日寇,人瘦了点,但体质比在家时更好了。”父亲俏皮地向祖母立正,敬了个军礼就匆匆赶回了营房。

  父亲在1937年完成了在空军军官学校的高级飞行课程的学习,此时日军已经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空军军官学校也已经从笕桥迁到了昆明。父亲学的是歼击机专业,结业后被派至空军第四大队第二十三队任见习飞行员,他当即驾驶战斗机参加巡逻。他们的作战区域从南京、武汉保卫战一直到保卫重庆的空战。

  日寇想通过狂轰滥炸迫使蒋介石放弃抵抗,几乎每天都对重庆实施轮番轰炸,中国空军战斗机超负荷战斗在重庆上空,战斗之频繁,牺牲人员之多是国际空战中罕见的。父亲曾在空军基地一块石碑前拍照留影,石碑上写着:“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这就是当时中国空军的真实写照。

  服役7年超级“长寿”

  父亲在中国空军中服役了七年,这七年是艰苦卓绝的,由于当时中国不能制造飞机,抗战前四年只能从美国、苏联及欧洲购进的老式的战机,其性能远不如日本的战机。当时父亲所驾驶的战斗机是单人驾驶的老式双翼飞机,必须手脚并用操纵飞机飞行,十分笨重,速度又慢,在空战时还必须腾出手来扳动重机枪,而且损耗一架战机就少一架。后来,我在父亲的日记中发现,还经常有飞机发生故障的记载。

  在抗日战场上,中国空军从飞机数量上和性能上处于明显的劣势,空军飞行员只有凭自己的英勇机智和视死如归的决心,与敌机在空中肉搏。当时有一种说法,说在空军军官学校毕业后能活过六个月的飞行员就算“长寿”了。父亲在航校的同学,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在保卫祖国长空的战场上。父亲凭着强健的体魄,精湛的技能,与日寇周旋了七年,可算是笕桥空军军学校中的超级“长寿”者了。他从飞行员到分队长、兼空军士校飞行教官,后升任副队长、作战参谋、中队长,最后升至上尉三级。他经历过大大小小旡数次空战,并多次击落、击伤敌机而受到上级部门嘉奖。

  耗尽最后一滴机油

  从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美国对日开战,美国提供大量先进的战机给中国空军。组成中美混合航空团,联手给日本空军以沉重打击。到1944年又重新夺回了制空权。但,遗憾的是,我父亲他还是没有能够看到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1944年11月20日,已经晋升为飞行大队长的父亲刚执行空战任务归来,又接到命令,再次从成都机场起飞赴湖南祁阳县上空对日机进行空战,经过一场恶战,驱逐了日机,在返航途中,又有一批敌机企图来偷袭中美联合空军位于芷江的基地,为了保卫空军基地安全,他再次迎战,挫败了日军偷袭基地的企图,但他的战机汽油已经耗尽,无法再回到机场,他在迫降时同战机一起坠落在贵州黎平县境六寨中黄乡的一片茫茫原始森林之中。

  父亲为国捐躯后,第十四航空联队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追悼仪式,他的军衔由原空军上尉追谥为空军少校。

  抗战胜利后,祖父祖母认为母亲张瑞芝还年轻,应当有自己的生活让她改嫁。我们姐弟两人回到上海后,姐姐朱畴蓉由祖母亲自抚养,我朱畴苇则过继给三姑母,由于姑父姓黄,我也就改姓黄,名字是则沿用了当年父母为我取的英文名乔奇。

  父亲牺牲三年后,信奉佛教的祖父祖母在上海静安寺庙“开吊”超度亡灵。我虽年幼,但依稀记得,在焚化的物品中,与众不同的是有一架纸糊的大飞机,父亲把全部精力和整个生命献给了保卫中国领空的事业,他在另一个世界里,还一定会再与飞机作伴的。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随笔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记忆中的抗战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化新闻
   第A18版:文化新闻
   第A19版:文化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25版:新民法谭
   第A26版:新民法谭
   第A27版:新民法谭
   第A28版:申城社区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城里城外
   第B04版:百姓金融/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网上网下
   第B06版:自贸之窗/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8版:彩票世界/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房产在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大购网专版
   第B12版:股市大势/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公司探营/金市汇市
   第B14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家装专版
   第B16版:家装之窗
平型关告捷我向毛主席发电报
朱黻华:从富家子弟到航空英烈
新民晚报记忆中的抗战A09朱黻华:从富家子弟到航空英烈 2015-05-22 2 2015年05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