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庆华老师不仅爱画葡萄,也爱为葡萄写诗,一首“累累凝香果熟枝,画珠止渴墨盈池。半圈红紫半圈淡,粲若水晶闪亮时”让甜美多汁的葡萄仿似出现在眼前,那么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黄世钊老师来书写此诗,又会呈现怎样的味道呢?
黄世钊老师认为学习书法,在于“取法乎上”,所谓“上”是指有大气象、大格调,有视觉冲击,能激荡人心的作品,故而黄老师示范书写的此首诗,就好像在虬劲厚重的藤蔓上长出圆润透明的深紫葡萄,整幅作品透着朴茂古拙之美。一如著名书画家、篆刻家胡考所言“黄世钊的作品既有古意,又染今情的风貌,苍郁雄肆的笔墨,气韵浑成而又文野兼备的体势,无不显出深厚的传统功夫和高超的熔铸能力”。
黄老师曾在任政先生的传授下,由楷书的基本笔法入门,强调书法以运笔为上,他说出自中锋的线条,扎实而有力度,厚重而饱满,有弹性和立体感,若以侧锋为辅,更能起到灵巧飞动和字势变化的作用,故而提倡习书者须临摹传统碑帖。
临摹碑帖要以适合自己性情的作品为师,首先重视笔法和字形的标准,书写熟练后再融会贯通,所谓“年少写形,壮年写势,暮年写意”,择需持恒,注重学养,这样不成家也成材。唐孙过庭在《书谱》中说“察之尚精,拟之贵似”,就是强调临帖要心手并用,观察精到,下笔方有度。黄世钊老师很是感慨,现代社会喧嚣繁杂,学习书法可使心灵搭载几千年积淀的民族文化,使人平和简静,何乐而不为?
凌洛梵 文 waron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