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了,回归家庭后仍然是社会中的一员,仍然应该为社会尽责。我打听到中华艺术宫(原世博会中国馆)需要志愿者,便赶去报名。从此,每周三我就成了一个穿着红马甲的志愿者。面对川流不息的参观人群,我的工作是“引导、劝阻”。“请问清明上河图在几楼?”、“出口怎么走?”“洗手间在哪?”一些简单的问话道出了参观者内心所期待了解的信息,当我给出了清晰、准确的回答时,得到的是满意的笑容和出自肺腑的“谢谢”。在做志愿者的同时,我忙里偷闲参观了中华艺术宫的许多展览,如徐悲鸿书画作品展、列支敦士登皇室收藏展、星云法师书法作品展等,这些展览极具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成为我在做志愿者时的另一种收获。另外,我还担任区慈善基金会义工,在每年“蓝天下的至爱”送温暖活动中做志愿者。
许多人问我,退休了怎么会想起去做志愿者?我的回答是“闲着找点事干干”。做志愿者是付出,但也是接触社会的一条渠道,通过熙熙攘攘的人群,能够看到气象万千的世界。其实,这点付出真的微不足道。不累,但很充实。当你的付出能换来他人真诚的笑容时,内心的满足是无以言表的。
我从小心就很“野”,喜欢到处走走、看看。如今,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对我的诱惑力越发浓烈。退休后让自己支配的空闲时间以几何级数增加,使我能够毫无顾忌地背起背囊,四处行走,甚至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眼下,农家乐方兴未艾,成为休闲旅游度假的一种新业态。在职期间因为忙于工作,从未涉足农家乐,退休后,空余时间多了,我参加了两次农家乐旅游,体验到了不同于星级宾馆高档、奢华物质、感官享受的朴实、简约的农家风格和乡村情调,又是一番滋味。乘邮轮出海是我多年的梦想。退休后适逢上海极力打造邮轮经济,开拓邮轮市场,世界各大邮轮纷至沓来。我与妻携小孙女乘“蓝宝石公主号”邮轮赴韩国旅游,完成了自己多年来的夙愿。一年多来,无论是曾经湮没于丛林中的吴哥古迹、白雪皑皑的北海道,还是雄伟壮观的三峡大坝、风光旖旎的横琴湾畔都留下了我与家人的足迹。不同于在职时的公务外出,与家人同行,更多了一份闲适与惬意。尤其是带着小孙女同行,一路上充满童趣的话语和银铃般的声音,让爷爷奶奶倍感轻松和愉悦,尽享天伦之乐。
有人说人生60—70岁是一生中最后的黄金十年。过了古稀之年因为体力、精力都日趋衰败,便要“悠”着点。我给自己的计划是抓住这十年,看更多的书,走更多的路,逛更多的地方。当然,还要力所能及地奉献社会。至于70岁以后,也许又将开启一段新的人生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