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3: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音乐新花样
石乙婷
  ◆ 石乙婷

  “老六板”亦称“八板”,是中国古老的民间丝竹乐曲调,也是中国古代无标题音乐的经典。日前,在音乐厅上演的中国音乐学院民族管弦乐新作品音乐会上,这些源于尘封年代的作品幻化出新花样。

  整场音乐会由杨通八的作品《老六板新编》拉开序幕。这部作品先是由大提琴组、弹拨乐器组、编钟、吹管乐器组和古筝一组一句,依次将“老六板”的曲调奏出,之后则进行了一系列的变奏。杨通八运用了大量的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营造出阳春白雪、江南丝竹、京剧的腔调甚至还有《梁祝》的意境。《“三字经”随想曲》的开场铃声,一下子就把人们拉回到幼年时期读书的时空里。伴随着主旋律,演奏者们背诵着《三字经》,予人清新之感,还带有浓浓的儿时的回忆。

  由温展力创作的中阮协奏曲《味道还在》可谓最讨喜,虽然只是上演了第二乐章,但是温柔典雅的曲调以及作曲家对中阮恰到好处的运用,让人如沐春风。作品的创作时间是2010年秋至2011年春,在欣赏的过程中确实也能感受到经历了寒冷的冬天,大地回暖,春暖花开。全曲可大致分为A-B-A三大段,作曲家采用了西方的协奏曲体裁,但并没有完全按照传统协奏曲的写作方式。有着“中国吉他”之称的阮,确实能听得出西洋乐器吉他的韵味。作曲家用了大量的吉他演奏技法如:扫弦、琶音伴奏,选用的音区也比较接近吉他的音区,尤其是在乐曲的B段运用了一些西班牙吉他的音调,为全曲增添了一丝异域风情。

  作品中对主旋律的变奏,都是脱胎于传统的当代处理。有人对“传统”的理解是:传统是一种活态的历史,是“过去时间”中的无数个点中的“当代”。其中通常以某一个尤为经典、流传程度最高的“当代”形成代表留存下来,从而形成对于当代而言的“传统”。作曲家创作新作品就是想将自己的作品流传下来,想使自己的作品成为对于当代而言的“传统”,那么要用何种方式实现,则是我们需要面对的关键。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长江客轮翻沉事件特别报道
   第A04版:时政·要闻
   第A05版:时政·要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话题
   第A13版:跨界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互动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金融城周报/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6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房产在线
   第B08版:证券服务/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12版:上市公司/金市汇市 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4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王羽佳仿佛有十双手!
单声道年代的“迪卡之声”
上善若水 水舞荡漾
中国音乐新花样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C03中国音乐新花样 2015-06-06 2 2015年06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