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1: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06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阿忠的“东韵”和“西语”
王邦雄
■ 晨曦 2008 布上油画
■ 有轨电车·1930外滩 2014 布上油画
■ 梨·花 1993 布上油画
■ 瑶池凝碧 水墨
■ 晴烟冉冉 水墨
■ 水蘸空蒙 水墨
红花2011布上油画
红酒杯2013布上油画
叶上初阳 水墨
  ◆ 王邦雄

  6月3日下午3点,由上海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上海美术家协会、上海大学、新民晚报社、上海刘海粟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东韵·西语”黄阿忠绘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作为黄阿忠从艺30多年来首次在北京举办的个展,艺术家本人表示就像“进京赶考”,展出了其从1989年至2015年最新作品共162幅。

  阿忠要在中国美术馆开画展了,名字叫做“东韵·西语”。他来电要我为他写点东西,其实阿忠开了很多个展,也出过许多画册,很多人都为他写过东西,而且他自己能画会写,个人也出过散文随笔集,我还能写什么呢?看来只能随手写点感想性的东西。

  贡布里希认为,世界上没有大写的叫艺术的东西,只有艺术家本人,这句话讲得很到位。艺术是由人创造的,艺术家的艺术内涵,艺术素养,艺术气质,艺术人品决定了艺术的高下。中国艺术美学追求的最高理想是作者心灵和作品的“天人合一”,中国艺术教育第一位的就是“修之身,其德乃真”。古人所谓的“事兼于技,技兼于艺,艺兼于德,德兼于道,道兼于天”都特别强调这“一”。阿忠也深深懂得,技术的关键是艺术家的内在素养,所以他读书,学中文,写诗词,画国画,学构成,尽量提升自己的内在学养与素质。他自己写过油画技法的书籍,从中看得出,他对西方写实主义到印象到现代主义绘画流派的认真研究,其中对艺术家个案也作过了详细的分析,所以他的油画是吸收了西方众多画家的油画技巧画就的,其中更有他对中国传统绘画精神的钟情与喜好。人类对绘画种类的划分只是人为的,每个民族使用何种技巧背后都隐藏着该民族对审美的价值判断,阿忠也深知其中的奥秘,所以他在使用毛笔与油画笔,画就中国水墨画与西方油画的时候,恰如其分地把握两种绘画的审美感觉,水墨画的清巧与油画的厚重,更应该提及的是阿忠把两种不同的审美如何融合,即在“浑厚”和“含蓄”中使西方油画语言“形”与中国传统审美趣味“意”的融合,当然这种探索他仍在过程中,但他的许多作品已经走出了可贵的第一步,值得重视,值得鼓励……

  绘画讲到底是将视觉的基点从单凭眼睛所形成的视觉场域转移到一个更为多样性和解释性的现实和空间中,它是超越视觉感官的,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言讲,即是一个“心象”的问题,从阿忠的许多画作中可以感受到,他对现象,他对物品的观察是经由他内在的重组给出的,他是从“心象”出发的,他更看重那些发自于内心的思绪与情感的东西,更有一种诗意蕴含其中,题材只是一种出发,只是一种借代,以此来传达他内在的需要,传达他自己的艺术情趣……

  中国传统学术思想,植根于中国固有哲学,与古希腊以来的西方哲学传统迥异,其中极重要的一点是一元的本体论,心与物,理与气,道与器等等,皆非二元对立,只是同一本体的不同面相而已。此一本体既是“气”。“气”绝非西方思想中的物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气”是人的生命力,气充满天地之间,永远在流动中。谢赫的“六法”论,第一就是“气韵生动”。艺术的最高境界“韵”“生”“动”,阿忠无论在画中国的水墨画还是在画西方的油画,他都在朝这一目标努力,他的“墨荷”,他的“水乡”,他的“静物”他的“风景”,都有某种“气息”都有某种“动势”在其中……古人讲,画山水贵于气韵,气韵者,非烟云雾霭也,是天地间之真气也,凡物无气不生……然有气则有韵,无气则板呆矣。今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则韵致风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矣……是兼以生理为尚,而运笔次之……”这里讲的“生机”“生动”都是在讲“气”的“生生不息”,可以这样认为,崇尚“气”的艺术家,在其艺术风格中都会带有一些“壮美”的含义在内,我看阿忠的绘画,这种壮美的成分常常会在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来,特别是他的油画静物、花卉水果,色彩浓烈而有力度,色块与色块之间用色极为丰富,用笔爽快、干炼、构图有内在的张力,其中充满着气的流衍,具有中国文人画式的洒脱与大气……如果讲他的油画有“壮美”在其中,那么他的水墨画则是“优美”的,“优美”与“韵”有关,韵的律动,韵的节奏,韵的舒漫,“韵”带有明显的音乐意义,中国绘画与书法皆与音乐节奏有关,阿忠从中国传统艺术家理论中吸取资养,读他的水墨山水,水墨花卉,隐隐感到其中的意味与风韵……古人关于“气韵”有许多精妙的论述,“风范气韵,绝妙参神”体韵遒举,风彩飘然”。“气韵”讲到底是人的生命意识,是艺术家成功的关键,成功的艺术作品常常会感受道艺术家一种具有跃动,洋溢着生命感的节奏。把握这种节奏,不仅与精神的,而且与生命的操存紧密相联,不可分割。我们在读阿忠的画作的时候,常常会感到阿忠似乎有强壮的身躯,用不完的气力,正是“气壮意长”气从意畅,神与境合……

  如何将中国传统美学的精神与西方的绘画技巧结合,是中国画家探索的重要课题,为此,阿忠也作出了自己的努力,由于他常在水墨画与油画中来回往复,加之他不断提升自己的传统人文素养与西方绘画技巧的不断磨练,所以他的图像,常常会流露出中国诗词中的艺术意境,这种意境是情感所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乎之舞之,足之蹈之”问题是如何控制,达到“中节”我想阿忠在画油画时,由于油色与水色不一样,在画水墨画时,水墨与油色也不一样,两种绘画的间隔使用,可能会达到某种平衡,使情感在理与气、心与物中产生互补,这也是达到“中节”的最好手段,由于阿忠横贯两端,所以他为“中节”作出了有益的尝试,为我们提供了可借鉴的有益经验。

  尽管阿忠的绘画已经获得人们的好评,但是与中国古人与西方优秀的绘画艺术,仍有一定的差距,我想阿忠也是认同的。这也将是阿忠继续不断努力的动力……祝愿阿忠继续努力,继续不断探索,作出更新更美的佳作、贡献于世,祝他绘画艺术长青……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长江客轮翻沉事件特别报道
   第A04版:时政·要闻
   第A05版:时政·要闻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新视界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话题
   第A13版:跨界
   第A14版:人物/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互动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金融城周报/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6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房产在线
   第B08版:证券服务/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12版:上市公司/金市汇市 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4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名家示范/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黄阿忠的“东韵”和“西语”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C11黄阿忠的“东韵”和“西语” 2015-06-06 2 2015年06月06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