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关注“俄罗斯攻击”
当天峰会开幕前,德国总理默克尔和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晤。两人表示,在解决乌克兰危机的新明斯克协议得到完全执行之前,西方应维持对俄罗斯的制裁。奥巴马表示,反抗“俄罗斯攻击”应成为峰会议题。
默克尔6日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全球治理需要俄罗斯参与,尽管目前不会重返八国集团模式,但“我们必须且希望继续同俄罗斯一起工作”。
英国首相卡梅伦在社交媒体推特上表示,将建议峰会以国际足联反腐行动为契机,将反腐扩大至全球范围。
日要写入南海问题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峰会开幕式上提出中国在南海扩礁建岛问题,要求峰会采取统一行动,制止中国改变南海现状。
在开幕式之前的日法首脑会谈中,安倍与法国总统奥朗德讨论了南海问题和强化安保合作问题。峰会前几天,安倍还和菲律宾与马来西亚达成加强防务合作协议。
共同社报道称,日本将在七国集团峰会上呼吁对在南海及东海加强活动的中国表示关切,并要求将相关内容写入最后的首脑宣言。此外,日本还将主张通过外交解决问题,与中俄对话。
安倍5日表示:“日本是七国集团中唯一的亚洲国家,我想让与会首脑多多讨论亚洲事务。”
中国政策不会改变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中心副主任宋国友认为,将南海问题纳入七国集团峰会首脑宣言是日本一直以来的企图,但最后能否达成目的要看七国的妥协结果。
宋国友指出,去年七国集团峰会虽然在最后首脑宣言中提到南海问题,但没有如日本所愿对中国点名批评,今年可能也会出现类似结果。这是因为七国在南海问题上态度不尽相同:日本态度最为强硬;美国与日本立场相近,但只想让日本当“出头鸟”;欧洲各国则根本不愿意卷入。
宋国友强调,即使七国首脑宣言写入了南海问题,也不会改变中国在这一问题上的态度与政策。
数千名抗议者示威
峰会开幕当天,德国多个非政府组织、党派和社会团体召集了数千名抗议者参加示威。抗议者认为,七国集团在气候保护和扶贫等方面多是空头承诺,要求加强全球气候保护并与贫困作斗争,停止“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谈判。部分抗议者在游行过程中遭警察阻拦并与警方发生冲突,一些抗议者被警方带走。
当地媒体报道,约有1.7万名德国警察参与峰会安保活动,另有约2000名奥地利警务人员在奥德边境地区待命。峰会举办地设立了大范围临时警戒区和禁飞区,通往峰会举办地的公路和铁路设有多道安检岗哨。
本报记者 丁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