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健康热点
参加演讲的19位年轻医生是从全市医务工作者中层层海选出来的,他们脱下白大褂登台演讲,用实用实在、贴近民生的健康知识,粉碎了一个个曾充斥于微博、微信的健康谣言,普及科学知识。
新媒体在向受众提供健康信息的同时,也让一些虚假广告和江湖骗子乘虚而入。如许多“褪黑素”保健品的宣传胡乱鼓吹可改善睡眠,却在暗中牟利。对此,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的乔颖医生予以澄清,她以科学道理证明,所谓的“褪黑素”保健品其实对睡眠并无用处。外界误传献血会使人发胖。对此,上海市血液中心助理研究员韩莎莎指出,献血本身并不会使人发胖,而献完血后身体发胖是因喝鸡汤、吃肉、补铁才导致的。
“言值”不容小视
全国各电视台此类节目数以百计,仅省级卫视就有103档。近年来,这类节目鱼龙混杂,有的名为健康养生实为贩卖假药,大有忽悠观众之嫌;有的电视节目甚至炮制了像张悟本这样的“伪名医”,使人受害不浅。前一阵,荧屏医疗剧大热,《青年医生》《心术》等被观众找出了不少专业硬伤。
这些年轻健康演说家颜值上很难超越主演医疗剧的明星,但他们的“言值”却不容小视。他们演讲的都是自己所熟悉的健康医学知识,言语中充满对普通病人的深情,言之有理,情真意切,不仅粉碎了一些健康谣言,也澄清了一些健康误区。许多观众感慨道,这是一档接地气、问疾苦、暖民心的好节目。
贵在真情流露
年轻医生们的演说还与报刊、网络、微博、微信和书籍等进行“联动”,在更大范围内传播了正能量,这无疑有助于重构和谐的医患关系。真人秀,贵在于真。《健康演说家》流露的是年轻医生们的真情,他们用爱心、用理性、用真诚向伪科学宣战,“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垃圾食品”“你所不知道的整形秘密”“谁动了我们的颈椎”“乱补,于事无补”等演说都颇为实用。
本报记者 俞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