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2: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06月08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遥忆大运河上拱宸桥
戎章榕
  戎章榕

  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后,我首先想到了拱宸桥。拱宸桥是大运河上杭州的门户。这座带有标志性的三孔石桥立在运河的水面上,据说已有380多年的历史。

  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1000多公里的运河上,规模不等、形态各异的古桥不足为奇。古桥是运河文化最为丰富的一部分,是解读运河的最佳注脚。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说过“一个民族有了文化就有桥,桥是文化的表征”。

  拱宸桥也具有它的独特性。它是杭州最高最长的石拱桥,为三孔薄墩联拱驼峰桥,长98米,高16米。其名亦有讲究。“宸”是屋宇的意思,在封建时代是指帝王的居所,引申为王位、帝王的代称;而“拱”,象征着古时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乾隆皇帝当年六下江南,走的是京杭大运河。当承载着乾隆皇帝的船队临驾时,拱宸桥畔那是怎样一派繁华热闹的景象呀!还因为巍峨高大,对于杭州人另有一层蕴含。旧时远走他乡的游子,在外面闯荡多年,乘着南归的舟楫从运河逶迤而下,每当远远望到这座熟悉的石拱桥时,总禁不住热泪盈眶,滋生出许多的欣慰与感慨。因此,从人文的意义上来说,拱宸桥是大运河杭州段的标志,也是游子乡愁的终点。

  拱宸桥之于我还有着特殊意义。从小就知道拱宸桥的名字,这是因为我的舅舅在拱宸中学教书。母亲念叨、母亲写信,总会提起拱宸桥。以至于我会把拱宸桥作为舅舅的“代名词”。长大工作后,曾有几次利用出差机会,去看望舅舅。总记得是在掌灯时分叩开舅舅家门。在来访的路上,有没有见识、走过拱宸桥,却一点也想不起来。

  拱宸桥于我是模糊的,又是清晰的。

  印象深刻的是八十年代中期,我从无锡返回杭州,选择了水运,选择了京杭大运河。第二天凌晨抵达杭州时,本来有机会一览拱宸桥的风采,却被一股恶臭熏醒,连洗漱用的热水都是黑褐色的。运河杭州段水体黑臭的状况令我触目惊心,哪还有欣赏沿途风景的兴致?见了舅舅,说起这次旅途的见闻,舅舅叹了一口气说,拱宸桥一带是老工业区,生活环境每况愈下。

  从杭州回榕后,正值央视热播《话说运河》纪录片,我就把运河之行的所见所闻写成一文《也说运河》,发表在1986年8月13日《福建日报》上。我只是想通过《话说运河》的播出,呼吁并唤起人们对运河污染的紧迫感和治理运河的责任感。

  未等到运河水清,舅舅走了,三年前因癌病去逝。我赶到杭州参加他的追悼会,让我感怀的是,那天来的这么多人,大都是他的学生,大家闻讯后纷纷赶来与老师作最后的道别。舅舅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一辈子教书育人。他的名字留在拱宸中学的校史里,他的背影却永远定格在拱宸桥上!

  舅舅一生用知识和奉献架起一座桥,为学生们架起一座心灵之桥,也为拱宸桥留下些许的文化记忆。

  “逝者如斯夫,生者长已矣”。如今我与杭州工作的表弟多有联系。他告诉我,为了保护大运河,从2007年以来,连续五次进行运河环境整治,关停搬迁了省、市、区属企业400余家,腾出空地建有运河文化广场,中国京杭运河博物馆、中国刀剪剑博物馆、中国伞业博物馆、中国扇博物馆、中国工艺美术博物馆等五大国家级博物馆,以及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等特色街区,今天的拱宸桥两岸太有魅力了!

  窥斑见豹,从一座桥两岸的治理不难看到8年多来运河申遗的努力与付出。见证了宜业宜居美好家园的巨大变化。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2015高考进行时
   第A03版:时政新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长江客轮翻沉事件特别报道
   第A06版:民生调查
   第A07版:民生调查
   第A08版:一寸山河一寸血·南京保卫战
   第A09版:一寸山河一寸血·南京保卫战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长三角/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体新闻
   第A18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体新闻
   第A21版:财经新闻
   第A22版:夜光杯
   第A23版:夜光杯
   第A24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医苑/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B06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B07版:新民资讯
   第B08版:资讯/市场之窗
丁字路口怎么过
飨宴
遥忆大运河上拱宸桥
不想惊动了美
超智能越野车赛
一个人的清欢
新民晚报夜光杯A22遥忆大运河上拱宸桥 2015-06-08 2 2015年06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