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本报社会新闻版刊发了一对九旬老夫妇向本报求助的信件:因不堪忍受楼下居民开棋牌室造成的噪声和烟味,被迫临时搬离生活了几十年的老宅。事实上,类似这样隐藏在民居中的无证小棋牌室,在上海相当多见。“12345”市民热线和本报962555热线都接到过不少类似的投诉案例,不少市民反映多时,问题却无法根治。
记者从“12345”市民热线了解到,有关棋牌室的投诉仅5月份就多达377件,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反映藏身于民居当中的无证棋牌室。噪声扰邻、烟味熏人、影响安全等,都是市民投诉的焦点。
吵扰邻里引发冲突
家住闵行区银都路3118弄的郭先生说,从2011年搬来小区至今,他和家人一直饱受楼下邻居家棋牌室的困扰。70平方米不到的住房里摆了七八桌麻将,3个排风扇和空调外机都装在他家窗下,噪声持续到深夜12时以后,让身为上班族的郭先生睡不好觉,反映多次都无法解决。
前不久,忍无可忍的郭先生深夜10点下楼再度与对方交涉,不料爆发了肢体冲突,他和妻子不同程度受伤,警方前来处理后勒令对方15天内必须拆除发出噪音的排风扇和空调外机,“受了点皮肉之苦,终于盼来了问题解决的曙光。”
此外,家住双辽支路65弄的潘先生则反映,他家1楼隔壁单元去年换了一个租户,开起了棋牌室,不仅每晚持续到后半夜,让他和老伴无法入睡,还在底楼装了两个监控探头。居委和社区民警多次上门,对方表示不再开棋牌室,但至今未有改观。潘先生只能在自己家门口也装了探头,结果引发邻居将床单挂在过道中,你来我往,矛盾不断加深。
警告调解难有实效
记者采访的几户投诉居民都表示,他们的要求并不苛刻,“我们并不反对娱乐,只要他们控制一下时间,控制一下音量,不打扰我们休息就行。”但事实上,这个并不苛刻的要求却往往得不得解决。棋牌室噪声、烟味扰民往往发生在深更半夜,几乎所有投诉的市民都表示,自己曾忍无可忍,选择报警。民警都会上门进行劝说警告,对方虽然满口应承,但情况难有好转。同样,居委干部虽然都会进行沟通调解,但往往只太平一阵子。
一厢是藏身民居的无证棋牌室有遍地开花之势,而另一厢则是备受其扰的居民反复投诉却往往收效甚微。扰民棋牌室究竟归谁管?如何管?本报将对此继续保持关注。
本报记者 曹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