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演强化“互操作性”
据悉,此次“北极挑战”军演共动员了4000多名军人和100多架飞机参加,美国支付了大部分费用却刻意保持低调,由挪威空军欧文里格准将担任总导演,负责指挥来自美、德、英、法、荷兰、挪威以及芬兰、瑞典和瑞士的参演部队。欧文里格强调,演习的目的是训练多国部队在北极地区开展复杂空中行动的协调性和能力,强化互操作能力,说得更直白些,那就是训练由美军引导和指挥欧洲军队展开行动。
俄卫星新闻网披露,“北极挑战”跨越北欧三国,其中挪威东北部的博得空军基地、瑞典西北部的卡拉斯空军基地和芬兰北部的罗瓦涅米空军基地充当演习集结地,三地均接近北极圈,特别是博得基地长期供美国侦察机起降,对俄北方舰队位于科拉半岛的基地构成“经常性威胁”。具体到参演飞机种类,包括F-16、F/A-18、幻影2000、JAS-39、“台风”、“狂风”等主力战机。
不过,美国蒂尔咨询公司研究员理查德·阿布拉菲亚认为,西方军队的参演战机看似先进,但说到在北极的应用经验,其实远不如俄军。他表示,战机在茫茫北极冰原上空飞行时,不仅缺乏地面参照物,而且许多先进的飞机仪表也在极地磁场的影响下变得不好使。反观俄军,他们的战机在高纬度地区飞行时,为了减少极地磁场的负面影响,往往改用旧式机械导航设备,尽管定位精度有所下降,但通过长期的适应性训练,俄军飞行员普遍掌握了在北极实施精确飞行的技巧和经验。
北极军力存在差距?
此次“北极挑战”演习,只是近年来各国围绕北极展开的暗战的一部分,北极周边的俄罗斯、加拿大、丹麦等国均向联合国提出对北极的领土要求。美国国会议员穆克维斯基表示,对西方国家来说,寂静的“北极前线”绝不能失守,那里的巨量油气资源和航道资源在未来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价值。“但与俄罗斯相比,美国和北约的北极战略落在后面,我们在北极缺资金、缺基础设施、缺港口、缺飞机跑道、缺破冰船,”穆克维斯基表示,“美国和北约针对北极的军力建设仍处于初级构想阶段,虽然美国海军和海岸警卫队都提出增配北极专用装备,如能抵抗低温大风的通信设施、军服、武器以及交通工具,但美国政府至今尚未为此拨款,甚至连北极军费预算都未制定出来。”
相反,俄罗斯的北极战略相当清晰:首先在北极扩大军事存在,确保对北极资源与经济利益的控制。俄总统普京明确表示,在北极扩军是未来俄军的优先目标。更有美国军事专家强调,北极也是俄战略火箭兵攻击美国本土的“捷径”,如果俄军洲际导弹穿越北极的话,理论上仅需几十分钟就能打到华盛顿,美方必须采取预防措施。穆克维斯基抱怨说,面对俄罗斯的“北极攻势”,美国和北约仍没有完全清醒过来,“美国有10多个联邦政府机构在处理北极事务,却没有一个核心的指挥与协调机构,相比之下,俄国防部已成立北方联合战略指挥部,目的就是保护俄方的北极利益”。
美国享有“后发优势”
客观而言,尽管俄罗斯在“北极争夺战”中抢得先机,但美国和北约的军事潜力更为雄厚,只要政策扶持到位,其“后发优势”依然明显。据美国《海军时报》报道,北约投入北极地区演习的各类兵器中,露面最多的当属潜艇,它们大多数时间处在厚厚的冰层之下,凭借专门设计的新型声呐,这些潜艇能灵活避开危险的浮动冰山。值得注意的是,美英等国在北冰洋海域活动的核潜艇非常注重收集各种水下危险物的水声参数,以便今后比对使用。另外,美国海军已为在北极活动的所有核潜艇安装了“数字水声通信系统”,这种装备能有效接收水面舰艇或冰山营地发送的信息,以便寻找适合潜艇上浮的薄冰地段,方便其安全上浮或从水下发射导弹。
除了潜艇,飞机也是美国和北约展开北极军事竞争的主力装备,目前,美军大批飞机竞相在北极展开试验,包括陆基F-15、F-16、F-22、B-52H,以及F/A-18C、F-35C等舰载机。据美国《航空周刊》报道,F-35C曾在阿拉斯加州进行过特殊试验,该机配备的AN/APG-81机载雷达不仅能滤除敌方发送的电子干扰,还能削弱北极上空电离层强烈扰动带来的影响。
美国《外交政策》分析,西方国家加紧在北极开展联合军事行动,显示它们在北极将继续维持军事同盟的决心,这也让俄罗斯产生如下印象:由8个国家组成的北极理事会很可能迈向“北约化”(有5个国家是北约成员),这意味着该理事会可能无法提供令俄罗斯满意的北极安全协议,届时北极理事会将沦为另一个北约打压俄罗斯的政治平台。有鉴于此,俄罗斯必须用更强有力的行动作出回应。 罗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