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遇问题迎难而上
吸取经验终成功
2013年3月,当上海移动相关团队收到中博会业主关于上海国家会展中心项目牵头运营商招标的文件时,他们就开始了不懈努力,在随后短短的一周时间内,编制了厚达230页技术应答文档和30页商务应答文档。经过长达半年的竞标,上海移动最终获得了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的无线牵头单位资格。
上海国展中心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具竞争力的会展综合体,这对通信覆盖提出了新的三大挑战:第一,面对32米的跳空高度如何保证室内覆盖信号的有效性?第二,单馆近3万平米室内面积,如何解决高人流高密度无线通信需求?第三,如何满足多家运营商的共建共享需求?
围绕上述三个难点,上海移动首先对同类型的浦东新国际博览中心历年车展情况进行了话务情况分析,同时结合中博会业主招标需求,以峰值人流情况进行测算,并以此为依据进行网络配置设计。随后,在具体设计细节上,学习借鉴广东移动广交会的建设保障经验,最终确定覆盖的每一幅天线安装位置,并将信号切换带设置成窄波束天线,在展馆内采用定向平板天线方式保证无线信号的有效覆盖强度,保障通信质量。
作为该项目建设的牵头运营商,上海移动还要主动承担并解决运营商之间共建共享的问题,确保电信、联通无线通信覆盖需求。因此,此次天馈线系统采用四缆建设方式,在满足多运营商11个系统共同接入的基础上,实现各运营商LTE的MIMO功能开启。可以说国展中心项目是目前唯一的可实现MIMO功能的多运营商共建室内覆盖天馈线系统,是三家运营商在重大项目建设领域共建共享合作的又一成功案例。
车展期间保驾护航
成效卓著获赞赏
2014年10月国展中心项目迎来了首次试展,会展主办方单馆一天6万人次的压力测试对上海移动网络覆盖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工程尚未结束的情况下,上海移动优化团队提前介入,针对人流情况重新核算话务模型,从设备配置、硬件扩容等多方面提出优化建议,配合工程建设部门做好实时动态入网工作,真正做到边建设边优化。随后上海移动与国家会展中心业主方积极沟通,结合现场勘察与排摸,对于主要进出口设置应急通信车进行话务分流疏导,力求现场不发生通信拥堵。
不仅展会现场网络覆盖要求高,而且展会周边地区同样需要。上海移动组织专门团队,对会展期间上海市内主要沟通中博会的主干道路沿线进行了网络覆盖质量的排摸、扩容,确保展会期间的网络保障安全。此外,还成立了专门的现场保障团队,展会期间驻场办公,确保发生问题第一时间解决。
两年的辛勤努力并没有白费,4月20日,2015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正式开幕,在为期十天的车展上,共计接待参观观众90余万人,其中25日接待观展人达14.7万,创历史新高。其中LTE网络接通率仅在峰值时段出现一次98%,其他时段均保持在99.5%。十天TDL总流量约为2013年上海车展2/3G峰值时段总和的7.4倍,4G网络也成为吸收数据业务的主要保证。同时,上海移动围绕“智慧车展”主题,为车展提供个性化通信业务,实现了上海移动为展会内企业提供专线、智能WLAN、PRQTAL广告平台等多种企业业务的零突破。
忘记荣誉勇往直前
追求卓越永不止
面对此次车展高难度场景和高规格大型赛事的保障要求,上海移动大胆创新、精益求精。他们预测峰值用户接入需求,使用多种创新手段完善覆盖、容量,探索更高效专业的保障模式应对密集保障任务。一是新技术运用,如F1赛场建成全球首个TD-LTE异构网络,并首次试点全球领先的载波聚合技术,成倍提升4G容量。正赛当日,赛场峰值用户数达到6.6万户,数据流量同比提升156%,其中4G流量占比近80%。二是新手段监控,引入DO图形化呈现系统,将指挥系统有效前移,通过“全场-区域-站型-小区”的多维度指标监控,动态掌握用户数量变化及趋势,有力支撑现场协调。三是新形式联动,启用保障场景实时推送系统,实现“手机屏-应急车监控屏-网管大屏幕”的三屏信息同步,以每5分钟粒度的统计数据呈现,使各级管理者、维护人员均可实时掌握保障现场的动态情况。
虽然上海移动已多次在国展中心项目、F1保障等大型活动赛事上画上了完美的句号,但在4G网络终端成为绝对主角、丰富应用激发更多流量的大背景下,上海移动保障团队还将再接再厉,创造新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