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政协委员、抗战研究专家卢纲也有同样的遗憾和感慨。在今年湖北省“两会”时,他曾提交《关于在省图书馆旧址建立武汉抗战纪念馆》的提案,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
家族渊源
卢纲听说新民晚报推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系列报道,他特意陪同记者走访武汉会战的多处战争遗址。
卢纲在湖北省名气不小,人称“卢员外”。卢纲家族多位先辈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做出过卓越贡献。卢纲的祖父卢立群,是著名爱国人士,早年留学日本、参加过五四运动、大革命、曾任北伐15军政治部负责人,是上世纪30年代武昌蛇山首义公园的创始人和武昌中心城区近现代化建设先驱。如今蛇山上,卢立群旧居重建挂牌保护后,正在加紧装修布展中。
“我们家族五代人、百余年,从奋起救亡图存到探索国家变革和通往现代化之路,每一代人的人生轨迹、荣辱沉浮,都与国家和民族兴衰命运相连。我不为武汉、为社会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觉得问心有愧。”卢纲坦言,心中的使命感催促着他不停地奔走呼喊,希望能尽快建设起武汉抗战纪念馆。因为他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历史遗迹、文物会消失,见证过这段历史的人会越来越少。
提交提案
卢纲介绍,关于抗战的历史,武汉拥有特殊的遗迹和资源。城区内有受降堂、水牢旧址(日军当时的宪兵队)、烈士祠、卢沟桥路原日租界的岗楼等等均保有原貌。民间藏家也保存了很多关于武汉会战的藏品,愿意无偿捐献出来,让武汉的抗战文物留在本地。
湖北省图书馆老馆,曾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所在地,也是当时的中国军政指挥中枢和中国军队的司令部。至今湖北省图书馆仍藏有不少的相关典籍。图书馆地下仍“藏着”当年蒋介石等在这里指挥会战的防空洞。这座建筑,与武汉会战有着太多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谓承载武汉抗战史的“记录本”。
然而记者了解到,对于这座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城市,目前偌大的武汉,只有中山舰纪念馆、蛇山烈士祠等有一些零星的展出。它们或受制于专题,或因为场地偏远,展室太小,无法承载武汉会战这一波澜壮阔的重大历史主题。同时,现在国内北有卢沟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南有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纪念馆等。作为中国中部特大城市的武汉,在用展馆纪念抗战历史方面,还是个空白点。“武汉完全有必要、有条件建造一座武汉抗战纪念馆。”卢纲认为。
白崇禧将军曾任武汉会战副参谋长,他的公子白先勇前几年来武汉时,卢纲特意前去拜访,并提到在武汉建立抗战纪念馆的话题。白先勇立刻答道:“武汉早就应该建抗战纪念馆!”当年的武汉,汇聚中国社会的大部分精英阶层。据不完全统计,海外至少有一百多万参加过武汉会战的志士后裔。白先勇的话,让卢纲更加坚定:海外华人对武汉抗战都有难以忘怀的情感,这对于团结全球华人和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是个非常难得的平台!
为此,时任武昌区政协委员的卢纲提交了《关于在省图书馆旧址建立武汉抗战纪念馆》的提案。因该案涉及面较广,武昌区政协将它作为重点提案提交至武汉市政协。今年1月,卢纲出席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时,又提交了这一提案。
卢纲透露,这个提案提交后,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但囿于各种客观原因,项目目前还没有明确。铭记历史、以史为鉴,才能拥有和开创未来。希望不久的将来,卢纲的心愿能成为现实。 本报记者 宋宁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