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元月,翁祖亮履新黄浦区区委书记一职。5月,黄浦区开通了微信群“黄浦文明”,这是区委区政府、所有委办局负责人和10个街道党政负责人的工作交流平台。在同事们眼里,这位52岁的区委书记接地气,务实,新锐,讲效率,他的工作风格在“黄浦文明”里就可见一斑。下周,翁祖亮将赴京受奖。昨天下午,记者听他的同事们讲述:微信群,点出黄浦精气神。
有困难更有目标
两座山,前一座是“困难”,后一座是“目标”,如果心里有目标,就不会畏惧困难,就会有足够的勇气去领略跋涉的风景。“黄浦文明”里,“两座山”的动画图片,引来不少围观,发图片的,正是翁祖亮。
“两座山”,正是过去几个月来,黄浦人的心路历程。
“12·31”外滩拥挤踩踏事件发生后,黄浦区各级干部一度情绪低落。今年1月21日,在踩踏事件善后处置艰难推进、干部队伍经受严峻考验的关键时刻,翁祖亮到黄浦担任区委书记。到任伊始,他就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忘我的工作热情投入工作。他的工作效率令同事们叹服——一周时间内,走访完承担善后处置的10个街道和相关部门,与所有干部集体谈心,有效提升干部队伍的精、气、神。每晚召开会议,坚持“用心用情、依法合规”,针对重点、难点问题,做好善后处置;仅用一个月,调配全区力量,使善后处置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目前已基本处理完毕。
这期间,翁祖亮又多次带队到外滩、豫园、田子坊等人流密集场所开展安全大检查、隐患大排查,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完善安全保障工作方案,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确保不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确保不发生重大社会影响事件。
“黄浦是上海的窗口和名片,要对得起这样的称号,我们不能不胸怀目标,勇创一流,只争朝夕!”黄浦区区委组织部部长张正明说,翁祖亮到黄浦区的半年里如此雷厉风行,是因为他心里有勇创一流的“黄浦目标”。
“减负清单”落实处
新年一号课题,居委会减负,就是最热话题之一。居委会,负担重,到底有多重?别的不说,单单那200多个章,就可见一斑。未婚未育证明、财产证明、亲子关系证明、法定监督人证明、甚至助动车被盗证明……一系列的证明敲章,都落在了居委会头上。
如今,居委会要减负了,要敲的章从200多个减少到30来个。“小巷总理”们希望,是否也能给居委会出个“负面清单”——那30来个章,究竟涉及哪些内容,界定要清晰;此外,请职能部门不要再麻烦居委会。
“小巷总理”们的“减负梦”,翁祖亮都一一记下了,也要职能部门拿出行动积极回应。
“落实一号课题,翁书记特别强调社会治理创新在社区要多出新招实招。”黄浦区民政局局长曹小敏说,一张“减负清单”将明确哪些章,居委会不能也不必敲;今年10月,黄浦还将推出居委会电子台账,实现各部门间数据共享,特别是人口数据库的共享,让职能部门各司其职,不要再用僵化教条的“懒政思维”让居委会承受不能承受之重。
“最牛垃圾”1小时清
本月13日上午,微信群里出现了号称黄浦“最牛垃圾”的图片和文字,一个居民公寓围墙被大量垃圾压塌了一片。原来,此处业主物业发生纠纷,垃圾近1年没人清运,环卫部门也说自己无法为小区义务劳动。结果,“破窗效应”让公寓围墙边上的生活垃圾、建筑垃圾越堆越高,围墙也不堪重负。
黄浦区市民寻访团发现了这“最牛垃圾”,便将图片文字上传“黄浦文明”,这天是周六,街道主任和分管副主任坐不住了,不管垃圾究竟该谁管,先清理了再说。1小时后,“最牛垃圾”就被清运得一干二净,整改后的图片文字又发到了群里。
“微信群就这么有效率,谁家出了问题,解决问题的效率怎么样,100多号人的眼睛盯着看,就算是为了脸面,也得赶紧先把问题解决了。”黄浦区城管执法局局长许文虎说,有了“黄浦文明”,所有的问题都是瞬间广而告之,没有过去的文件来文件去,批示来批示去,工作效率立竿见影。
事实上,黄浦区作为上海中心城区的核心区域,重点区域和重大活动多,城市管理难度大,社会关注度高,如何创新城市管理新模式,打造城市管理最过硬地区?这也是翁祖亮主政黄浦后关注的一大课题。今年5月初,黄浦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揭牌,标志着黄浦区推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启动。今后,黄浦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的职能将从单一市容市貌向城市管理、市场监管、街面治安延伸,伴随这一改变,不仅是城管、街道、公安等相关机构合作运行方式的调整,从问题发现、派单到处理的“三个转变”,都将为城市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带来显著变化。
首先,发现从被动到主动,黄浦城管执法管理时段由白天8小时向24小时全天候延伸,管理区域上从注重景观区域和主要道路向居民区延伸,这一转变在试运行阶段已有体现。其次,派单从“漫游”到“速递”。以往,影响城市管理效率的一个突出问题是,中间环节多,问题上报主管部门“漫游”时间长。今后,黄浦城管行政执法要减少中间环节,优化流程,大大压缩派单路途时间,不仅要速度快,任务指向也更加明确。再次,处理从不作为到勤作为。以往,面对城市管理的老大难问题,管理部门难免视而不见或熟视无睹。今后,城市管理从“不作为”向“勤作为”转变,行政执法要“眼快手勤”,反复抓,抓反复。
何况,自打“黄浦文明”微信群开通了,凡是媒体曝光、12345投诉、市民寻访团发现的问题,如何处置、如何反馈,都要在微信群呈现,及时发布,及时反馈处置结果。“城市管理的效率,就是这么被逼出来了。”许文虎说。
优质服务激活力
本月,申城首个获得工商登记确认的股权众筹企业——蚂蚁达客(上海)股权众筹服务有限公司获得营业执照,编号为“001”。颁证仪式上,黄浦区政府和市工商局签署《关于共同推进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打造高端现代服务业高地合作备忘录》。
“黄浦文明”上,黄浦区金融办主任江锡洲、区创新办主任陈湧发送了“蚂蚁”微信。蚂蚁金服是阿里巴巴下属企业,蚂蚁达客又是蚂蚁金服的子公司。蚂蚁达客要做的事,就是当好中介人——在融资者和投资者之间牵线搭桥,而这些融资者正是大量小微企业。
“翁书记说,我们服务创新型企业,不是我们要做什么,而要问企业需要什么,企业急需什么,我们就创造条件满足需要,用优质服务激发创新活力。”陈湧说。
今年1-5月,黄浦区引进内资注册资金77.2亿元,占全年140亿目标的55.14%;引进现代服务业企业383家,占全年700家目标的54.7%;引进金融机构72家,占全年70家目标的102.86%,其中民营金融和互联网金融机构25家,占全年30家目标的83.3%;引进总部型企业5家,占全年10家目标的50%。
其中,以金融为核心的高端服务业蓬勃发展,中民投系、阿里系等进一步扩容,“1+N”式核心企业产业链整合加速。中民投家族新增上海昱胜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上海嘉闻投资管理公司、嘉旨投资(上海)有限公司三家公司,入驻黄浦的公司已达13家,注册资本合计929.3亿元。阿里家族中的蚂蚁金服下设蚂蚁胜信(上海)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上海云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蚂蚁达客(上海)股权众筹有限公司,其下属子公司已增至7个。众安在线、齐鲁资管与员工股权激励计划相关的公司,也已悉数落户。
本报记者 姚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