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日,《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办法》正式实施。4个月来,实施情况究竟如何?今天上午,市绿化市容局对黄浦、静安、长宁、虹口等区的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进行了专项检查,市绿化市容局、市建管委、市文明办、市爱卫办等部门参加。
上午8时30分,在瑞金二路街道雁荡路51弄的弄堂内,数十个铁架钉在墙上,蔬菜水果整齐地摞放在架子上。摊主挂着临时设摊证,在为居民们称着斤两。据悉,以前弄堂里无序设摊很多,后来相关部门召开“民情气象员”会,绝大部分居民认为应该规范管理,既方便买菜,又维护弄堂整洁。相关部门因地制宜,制作了这些可翻折的铁架。
“以前弄堂里设摊很多,噪声、气味很大,后来我们民意测定,哪些摊贩好就留下来。现在一到9时半,这些架子都会翻上去,垃圾扫干净,架子反面是美丽的风景画,弄堂清清爽爽。”居民吴海珠说。
9时多,在华山医院边上的乌鲁木齐中路,沿街商店都将商品收在店门之内,道路整洁干净。据悉,由于在大医院周边,以前这里店铺乱象多、沿线弄内地下旅馆多、周边区域医托黑车多,是市容环境的“短板”。年初,这条路上的36家店铺结盟成立了“乌鲁木齐中路沿街商家自管小组”,签订《商家自律管理公约》,承诺各商户实行门责“三包”,还进行星级评定,悬挂在商家醒目位置。
每天,还有2名居民志愿者沿街巡逻,劝阻跨门营业等。“商铺现在都认识我们了,看到两件红马甲过来,就会自觉理理东西。”志愿者祁莲英和张黎芳说。通过几个月的实施,商铺、居民、政府三方相处融洽,他律、自律结合。大家形成了共识:“环境好了,生意自然就更好了。”
随后,相关部门又先后来到了长宁区周家桥街道、天山路街道以及虹口区欧阳路街道,对玉屏南路推行垃圾上门收集及成立由居委会、业委会、商家代表组成的自律小组维护责任区环境整洁,以及欧阳路、祥德路上悬挂责任挂牌以及成立门责商家协会自我管理等情况进行了检查。
绿化市容部门表示,自2015年3月1日《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办法》正式实施以来,全市中心城区已基本实现责任区责任书送达全覆盖,自律组织参与市容管理的越来越多,在全市范围内初步形成了“我的门前我清洁,我的区域我负责”的良好氛围。
本报记者 金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