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2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检察机关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的有关情况,并发布了9起涉医违法犯罪典型案例。据不完全统计,最近20天内,全国范围内发生的、经媒体公开报道的暴力伤医事件已有十余起。
检察机关从近期发生的涉医违法案件分析认为,这些案件一是无端猜疑、蓄意发泄、报复,侮辱、威胁、殴打、伤害杀害医护人员,手段残忍、情节恶劣;二是故意捏造、扩大事态,挑动、教唆他人实施违法犯罪;三是在医疗机构组织闹事,违规停尸、私设灵堂、摆放花圈、焚烧纸钱、悬挂横幅、封堵大门、阻塞交通,严重影响公共秩序;四是长期在医院寻衅滋事敲诈勒索、扰乱医疗秩序,造成医患人员生命、财产损失等。
“暴力伤医等行为危及医护人员生命安全,破坏医护人员执业环境,制造医患紧张关系,严重扰乱了正常医疗秩序,侵害了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社会各界对此表示强烈谴责,也希望执法司法部门依法严厉打击暴力伤医犯罪。”最高检新闻发言人肖玮说。
为从严惩治涉医违法犯罪,最高检曾于2013年12月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了为期一年的“维护医疗秩序打击涉医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去年4月,最高检还会同最高法、公安部、司法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联合发布了《关于依法惩处涉医违法犯罪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意见》,明确了6类涉医违法犯罪行为的定罪量刑标准。
肖玮表示,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高度重视包括暴力伤医在内的涉医违法犯罪。下一步,检察机关将继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各级检察机关惩处涉医犯罪工作的监督指导,坚决依法惩治暴力伤医犯罪,保障广大医护人员执业安全和合法权益。同时,也呼吁全社会携手努力,医患同心、关爱医师,共同维护正常医疗秩序。
针对预防涉医事件的发生,最高检侦查监督厅刘雅清检察员还建议,建立相关信息动态反馈研判机制,及时掌握、化解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同时司法机关在办理涉医刑事案件时,应充分注意该类案件的特殊性和敏感性,依法、妥善办理,树立司法公信力,最大程度地实现执法办案良好社会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