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海洋”打造新增长点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委员杨洁篪24日在华盛顿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里共同出席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的中美“保护海洋”特别会议。杨洁篪提出,两国应在现有合作成果基础上再接再厉,努力把“保护海洋”打造成为中美合作新的增长点。
杨洁篪指出,中美同为海洋大国,都为促进人类对海洋的探索认知、开发利用和保护养护做出了积极贡献,在全球海洋治理方面有广泛共同利益。近年来,双方在海洋领域的政策交流与务实合作不断深入,在海洋科学、海上执法、海事安全、海洋资源可持续利用、海上搜救等众多领域的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杨洁篪强调,中美两国应再接再厉,努力把“保护海洋”打造成为中美合作新的增长点,双方要在充分利用好现有对话和合作机制基础上,不断丰富沟通渠道、增加对话频率,共同探讨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环境监测、渔业资源养护等方面的务实合作,分享彼此经验,实现优势互补,为子孙后代留下碧海蓝天。他说,要进一步密切两国海上执法部门的联系,提升在打击公海非法流网作业、海上人道救援、危险品运输管理等方面合作水平;进一步加强在多边框架下的务实合作,就海洋法、极地事务等加强沟通交流。
气候变化合作提供范式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气候变化问题特别联合会议23日在华盛顿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特别代表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国务委员杨洁篪与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里、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共同主持会议。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解振华23日说,中美正成为气候变化领域南北合作的典范,中国本月将提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的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
解振华说,中美在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为多边会谈提供范式,目前确立13个合作领域,已在8个领域开展30多个合作项目。中国将在本月提交《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的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文件,包含从目前到2030年的一系列减排目标,还包括实现这些目标的政策、措施及具体工程项目。
他还透露,根据中国自主设定的目标,光是在节能、提高能源效率、开发新能源以及调整能源结构等方面,中国就有41万亿元人民币投资需求。在谈到技术在该领域的突出作用时,解振华表示,要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创新至关重要,发达国家应多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支持,多转移技术。同时,在转移和合作过程中,知识产权保护同样非常重要。
根据美国国务院23日发表的声明,中美当天又结成6对“绿色合作伙伴”,合作领域涉及航空、钢铁、高科技工业园、海洋生物保护、太阳能发电等,其中波音公司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将共同探索如何把“废油”转化为航空燃料。 钟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