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组建之后,中共中央明确提出了新四军在敌后发展的三条原则:(1)哪个地方空虚,我们就向那个地方发展。(2)哪个地方危险,我们就到那个地方去创造新的活动地区。(3)哪个地方只有日寇伪军,友党友军较不注意没有去活动,我们就向那里发展。根据这一精神,为了打开苏南敌后抗日局面,叶挺、项英决定从第1、2、3支队各抽调部分团以下干部和各支队侦察连共400余人,组成先遣支队,由二支队副司令员粟裕率领,深入苏南敌后进行战略侦察。
先遣支队于1938年4月28日从岩寺出发,日夜兼程,穿过日军封锁线,进入苏南敌后。根据侦察得知,日军当时正调兵遣将,向武汉进攻。从南京至镇江的公路上,日军的车队来往频繁。地处镇江西南30里处的韦岗,与句容交界,群山峻岭,地形险要,适合打伏击战。经过反复研究,粟裕决定在韦岗伏击日军的一个车队。
在部署战斗的会议上,粟裕斩钉截铁地说:“一定要把日本人的车队截住,否则我们今后在政治上、军事上的困难会更大。”粟裕与先遣队有缘,4年前,在方志敏同志领导的抗日先遣队里,他被任命为参谋长。但那支抗日先遣队的历史使命没能完成,遭到了国民党军的围剿,方志敏同志被俘英勇牺牲,粟裕突围至浙南打游击。所以在部署完战斗任务后,粟裕满怀激情地说:“4年后的今天,我们又搞出一个先遣队,胜利地挺进苏南,现在我们面对着方志敏同志所预计的一个新的形势了:雪压竹头低,低下欲沾泥,一朝红日起,依旧与天齐。”
6月16日,伏击战的前夜,指战员们紧张地做了通宵的准备工作。7连指导员程祥元和连长忙得不可开交,这个班来请示:“打汽车究竟打哪儿?”那个班来问:“向鬼子喊话怎么个喊法?”指导员和连长也没经历过这些,于是发动大家一起来讨论、想办法。有的说,先把开车子的鬼子打死,汽车不就僵了。有的说应该打轮胎,把轮胎打出气了,车不就跑不动了。光打开车的,说不定再冒出个活的把车开走了呢。这后一种意见得到了大家赞同。
为了封锁消息,防止句容方面的敌人北进而使伏击部队受到夹击,部队在17日清晨才开始行动,进入韦岗南赣船山的伏击位置。
8时20分,从镇江方面开来了一支车队,一共是5辆车,其中有一辆是轿车。车队全部进入了伏击区,粟裕便高喊一声:“打!”
新四军对日作战第一枪,终于打响了。据当年参加战斗的张铚秀(建国后曾任昆明军区司令员)回忆:“当第一辆汽车离我只有50米远时,侦察连的机枪手一个点射,击毙了驾驶汽车的日本兵。后面4辆汽车,一辆挨一辆停下,驾驶汽车的日本兵一个个被打死。日本人的车队顿时陷入了火力网,一个个敌人在泥地上挣扎翻滚。”
粟裕冒着弹雨冲到轿车近旁,一个受伤的日本军官突然抽出指挥刀向他劈来,在这紧急关头,粟裕身后的警卫员举枪击毙了那个鬼子。
韦岗伏击战胜利结束了,战果是:计击毙敌少佐土井、大尉梅泽武四郎以下13人,伤8人,击毁汽车4辆,缴长短枪20多支,日本旗一面,指挥刀一把。
韦岗战斗虽然规模不大,但在已沦陷了半年的苏南敌后,引起了异常惊人的震动。捷报传来,陈毅兴奋不已,即兴写下《韦岗初战》:“弯弓射日到江南,终夜喧呼敌胆寒。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一向沉稳的粟裕也难抑激动之情,为这次战斗题诗:“新编第四军,先遣出江南。韦岗斩土井,处女奏凯还。”
十日谈
敌后歼寇记
明日请读《“亮剑”怒斩“观战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