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谈话”是日本国内外爱好和平力量努力后的结果,也是安倍权衡日本外交利益、国内保守势力和民意基础之后的畸形产物。
首先,“安倍谈话”想终结日本道歉的历史。如今日本许多人不愿正视“战争加害者”的身份,反而产生“道歉疲劳”,不愿背负历史包袱。“安倍谈话”中提及不再让子孙继续背负道歉谢罪的宿命,呼吁其他国家宽容、超越仇恨,正是想为自己因强推安保法而岌岌可危的支持率争取国内民意认同。
其次,“安倍谈话”想争取改善邻国关系和国际形象。二战后,日本没有对历史进行彻底清算,也没有与邻国进行真诚的和解。日本政府的错误史观加剧与邻国的紧张关系,在东北亚陷入外交孤立。“安倍谈话”向邻国和国际社会传递讯息:即日本绝不会再次诉诸武力,日本今后要永远与殖民地统治诀别,感谢国际社会对日本的帮助等,试图以“谦卑”姿态争取邻国理解,重塑国际受损形象。
最后,“安倍谈话”想照顾美国和国内保守势力关切。美国希望日本在“亚太再平衡”战略中发挥更大的军事作用,但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态度加剧地区国家的不信任。同时,日本国内的保守势力始终秉持错误史观,否认侵略、拒绝道歉。于是乎,安倍谈话中就出现“回避直接道歉”,“主语、宾语暧昧不清,只提过去进行了反省和道歉”等暧昧之处。
在顾及多方利益诉求的这篇谈话,自然不能真正反映安倍的想法。其实,从今年以来日本政府的种种举动来看,各方本无须对安倍讲话有过高期望。根深蒂固的修正主义历史观已经决定了安倍无法正视历史、诚心反省。
历史是未来的镜子,行动是最强的语言。在认清安倍讲话的本质之后,我们更期待包括日本在内的各国有识之士能够挺身而出,为还未以实际行动深刻反省历史就欲挣脱和平宪法的安倍政府重新系上“安全带”。
(作者系上海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