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天,每到红灯,停车线附近的树荫就成了骑车人争相挤进去的风水宝地,甚至路边的交通信号灯柱子遮住的那细细一段阴影,也会被骑车人派上用场。也有一些人因难耐等待而闯红灯,经常险象环生!近日笔者到绍兴,发现解放路等市中心十字路口右侧慢车道的停车线前,都有一顶供骑车人等候交通信号灯转换用的从人行道边沿支出的单立柱悬挂式遮阳篷。这些和慢车道一样宽、从停车线开始向后延伸的10余米长遮阳篷,简单、实用、牢固,能让等红灯的骑车人,不再暴晒在大太阳底下。更让人赞叹的是,每次绿灯转换红灯前,不再见到有骑车人为不“吃”红灯而冲过停车线,而是一到绿灯闪烁都会齐整地排在停车线后。道理很简单,因为他们的头上有遮阳篷了!
在改进道路交通设施、使其更加人性化方面,外省市有一些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笔者记得,交通信号灯数字显示就是由长三角地区一些城市先行成功后再在上海应用的,如今为所有的驾驶员和行人带来的不光是直观、方便,更有效率和安全。当然,上海也有自己的专利:市中心十字路口辟出的“机动车左转弯待转弯区”,大大提高了一次绿灯时间的机动车通过率,现在国内许多交通拥堵的城市都采用了这个办法。不过,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特别是我们的城市交通中有不少亟待改进的方面。希望有关部门能从小事做起,既能自己想出好办法,也能借鉴其他地方在这方面的好经验,在交流、互动、借鉴中进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