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8: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本版列表新闻
注重精细化、差别化、柔性化管理~~~
注重精细化、差别化、柔性化管理~~~
     
2015年08月19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注重精细化、差别化、柔性化管理
“软硬兼施”整治施工扰民
叶薇
■常宁 摄
  城市建设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既是民生工程,也是民心工程。施工扰民是城市建设管理中存在的共性问题。长宁区在推进工程项目建设中,责任主体明确,整改计划清晰,注重精细化、差别化、柔性化管理,以安全为本,以居民为先,文明施工,有序有效,形成了值得借鉴推广的经验。

  城市发展离不开建设,可谁也不愿意家附近有个灰尘弥漫、噪声震天的工地。长宁区大多数工程项目地处市中心,周边环境复杂,有的居民房屋距离工地还不到10米。为了营造工地建设与居民生活和谐共处的环境,长宁区建交委探索创新有效监管措施,将文明施工落到实处。

  首抓硬件建设

  工地环境好不好,首先要抓好硬件建设。“大门、围挡、地坪和宿舍,四个方面‘一个都不能少’。”长宁区建交委建管科科长李志斌介绍说,这四方面抓好了,工地环境就有了基本保障。曾有一个建筑工地,刚刷的围墙没几天就裂开了,重新刷,又裂开。经过分析发现,围墙建造质量有问题,工作人员跟施工单位和开发商反复沟通,让他们推倒重建。“重建多花20来万元,但是环境更美了,安全性提升了,周边居民的满意度也更高了。”

  “现在有的工地不仅会把围墙建好,还会建美,主动融入城市环境。”李志斌介绍,比如位于江苏路的48街坊项目,开发商自己做了一个方案,把围墙做成垂直绿化。

  为了给务工人员创造更好的生活环境,长宁区建交委对工地宿舍建设提出很高的要求,“要采用全新的建筑材料,要配备生活用品专柜,要落实专人负责卫生清洁,要设置专门的晾晒区域”,达不到标准的工地不能开工建设。现在长宁区工人宿舍内乱扔生活垃圾的现象少了,大多数工地为工人安装了空调,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提升监管效能

  在监督力量非常有限的情况下,长宁区建交委将文明施工与安全、质量监督检查结合在一起开展,通过查安全、查质量促进文明施工水平提升。在此基础上,长宁区坚持每年两次文明施工专项检查,对投诉较多并经查实的工地不允许其参评当年的市、区文明工地,对严重违规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实施行政处罚和扣分,并纳入区建筑从业企业诚信记录。

  长宁区建交委与环保、城管等部门建立每月例会沟通制度,定期通报和共享部门监管信息,明确监管重点,视情况开展联合执法。

  长宁区建交委还积极探索信息化监管手段,与区环保局于2012年下半年在全市率先试点噪声扬尘在线监控系统,至今年7月底率先实现建筑工地应装尽装率达到100%。同时,将监测数据与日常监管结合。

  重视市民投诉

  “市民投诉是我们监督力量的有效补充。”李志斌介绍,长宁区建交委依托城市网格化、12319城建热线和市民热线等渠道,确保市民投诉处置的及时率和结案率均达100%,同时对投诉相对集中的工地予以重点管理和跟踪,切实减少施工扰民现象。

  古北地区有个地块6月份投诉量非常集中,主要是投诉夜间施工扰民,城管、环保、建交委等各部门多次接到相关投诉。“我们把工地负责人约过来详谈,了解到企业也有一定的难处。我们会同城管、环保、街道和居委会几次开会协调,想办法帮助他们制定整改措施。”按照整改方案,施工单位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具体到每台桩机几时开工、几时收工,一个月不能超过15天夜间施工;如果真的遇到突发情况,一定要提前跟各部门和居民沟通。经过整改,工地的文明施工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居民投诉量大幅下降。

  “对工地的管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突出重点,实行差别化。”李志斌介绍,长宁区建交委通过以下两种方式确定差别化管理对象:一是根据施工阶段确定,桩基、基坑开挖和装饰装修是最容易产生噪声和扬尘扰民的阶段;二是根据投诉和在线监控数据确定,居民投诉相对集中、在线监控数据反映噪声和扬尘相对偏高的工地是监管重点。对差别化管理对象,长宁区建交委专门建立名单,加强到位监督管理频次,并作为专项检查和联合巡查的重点。

  创建党员驿站

  管理过程说到底是一个人与人的沟通过程,怎么与工地互动,发挥工地自治能力,是一个新课题。去年,长宁区建交委在全市首创建筑工地流动党员驿站,对区域内在建工地流动党员实行跟踪服务和管理。一方面建交委联合街镇统筹社区志愿服务力量为工地送关爱、送服务(比如理发、法律咨询、电影等),另一方面在驿站的帮助下,部分工地流动党员主动成立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与文明工地巡查、安全施工检查和建筑工地周边居民矛盾协调处理等行动。

  比如,某动迁安置房项目是长宁区首个成立流动党员驿站的工地,志愿服务队为周边小区开展了自行车棚维修、房屋应急维修、重病患者走访等服务活动,赢得了社区居民好评。

  本报记者 叶薇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焦点
   第A05版:评论/随笔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不屈的上海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广告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财经新闻
   第A16版:战后70年反思录④日本篇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专版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5版:大购网专版
   第A26版: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28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专版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通讯
   第B08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C01版:“夏令热线”特别策划
   第C02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03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04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05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06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07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08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09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10版:城事管理创新样本
   第C11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12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13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14版:城市管理创新样本
   第C15版:“夏令热线”特别策划
   第C16版:“夏令热线”特别策划
老小区老弄堂焕发新活力
“软硬兼施”整治施工扰民
新民晚报城市管理创新样本C08“软硬兼施”整治施工扰民 2015-08-19 2 2015年08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