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北侧一条街,被该校学生戏称为“黑暗料理一条街”。奉贤区、镇、村协同配合,开展联合执法,综合整治,用4个月时间拆除了“黑街”。
无证餐饮充斥“黑街”
“黑暗料理一条街”位于柘林镇营房村,紧挨着华东理工大学奉贤校区北侧,良好的地理位置让村民动起了出租房屋搞餐饮的念头。由于不缺客源,从2009年起,“黑街”不断壮大。截至整治前,这条仅1250平方米的“黑街”已有无证非法餐饮店43家,从业人员两百多人。
柘林镇规划与环境服务中心书记韩燕雷介绍说,过去这条“黑街”违法建筑乱搭建、私拉乱接电线等现象随处可见,不仅在食品安全上,在消防和建筑安全等方面同样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然而,在高需求、高利润的驱使下,这里的无证无照商家却不减反增。“有的一家人在里面开了四五个店面,1个小店一年纯收入能达20万元。
整治前,这里一间10多平方米的店面每月可以租到2000多元,转让费更高达6万元左右,连美团等知名团购和外卖网站也将这里当成重要的“战略目标”。
坚决拆除“定时炸弹”
一到夜晚,“黑街”上的砂锅、麻辣烫、烧烤、盖浇饭等小吃卖得不亦乐乎,人气爆棚。
“整治之前,这条‘黑街’就像悬在柘林镇上空的一颗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爆炸!特别是晚上,人流密集度高得吓人,有三四千人挤在这个狭小空间,万一出事,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必须防患于未然。”韩燕雷介绍说,2014年10月,该处还曾发生一起火灾,社会影响颇大。
柘林镇在奉贤区领导的关心重视下,形成了以镇长为组长的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公安、消防、食药监、安监、工商、城管、拆违办、自来水公司、供电公司等部门积极联动,形成了强大的综合整治合力。
“我们花了近1个月的时间,对黑街的经营户进行摸底调查,与每一个经营户沟通。”韩燕雷介绍,“由绿化市容所、食药监、柘林派出所、城管中队、营房村成立联合调查小组,对该处经营商户进行调查摸底,摸清商户数量、经营范围、经营面积、经营户个人信息,违法搭建当事人以及暴力倾向、身体状况等不确定因素。通过悬挂宣传横幅、上门沟通、发放告知书、电话告知、联合相关部门约谈等方式,劝导当事人进行自拆工作,为综合整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次拆除工作,村民们都非常支持,这让我们很感动。”
春节结束后,外来人员陆续返沪,部分经营户试图尝试继续经营。对此,镇拆违工作小组迅速行动,在学校开学前联合区自来水公司、供电公司在区联合执法大队、区城管、消防、公安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行联合执法,对此次综合整治的顺利完成起到决定性作用。
今年春节后,43家店铺启动了自拆和帮拆工作,截至目前,不规范饮食街的43户无证无照餐饮经营租户已全部停业并搬离,拆除工作已全部完成。现正在进行拆后清理工作,待清理完毕后将复种绿化,加铁丝围栏,确保长效。
为“黑厨”找出路
“黑街”人气旺,实际上也是客观需求所致。比如,学生们反映,华理只有一个食堂,一到中午涌向食堂的人就特别多。每个窗口都有二三十人在排队。而“黑街”距离华理最近,吃饭的选择也较多。同时,学生们也坦陈,“‘黑街’拆掉还是利大于弊,毕竟不卫生,每年季节变化时总有人吃坏肚子。”
如今“黑街”被拆除了,经营者也被迫“分流”。“我们要做好引导工作,黑街没了,我们的工作还要继续。”那些曾经在烟雾缭绕、液化气瓶乱丢乱放的环境里工作的“黑厨”们需要正规的出路。
一是,在政府部门的引导下,一部分店主分别在学校附近的美食广场以及北门的“休闲小吃一条街”等继续开餐饮店,并且申请办理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其实学校周边不缺少休闲商业街,但我们也会努力开辟更多的合法经营场所,让同学们吃得安心。”二是,学校今后将建风味食堂,有关部门可以推荐一些证照齐全的店主去学校里参与竞争;三是,鼓励店主参与经营农家乐。
“黑街”被拆并不是战役终结,相反是柘林镇打响新战役的“冲锋号”。“一方面,我们要认真反思‘黑街’现象产生壮大的原因,吸取教训和经验;另一方面,也要深刻认识市场和需求之间的关系,未来柘林镇将结合创新社会管理,在严防‘黑街’现象回潮的同时,更多研究考虑辖区学生诉求,努力为商业市场开辟更多合法经营场所,让同学们安心学习。”
韩燕雷透露,黑街所在的这片区域拆除后,总承包户也打算转变经营方式,计划种植观赏性绿化植物。可以预想,今年10月后,黑街将旧貌换新颜。
本报记者 叶薇
(照片由奉贤区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