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市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主办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一批社会组织牵头,为全市243个爱心暑托班带来“安全自护”和“传统文化”两门“必修课”。这些各具特色的课程,有的在学习手语过程中加入消防歌谣、自救知识歌谣的学习;有的主打交通标志学习,教孩子们辨认路面上不同划线的含义,并掌握意外求助知识;还有的教孩子认识家庭煤气总闸、学会用2种以上方法求救、学会徒手止血、学会火灾逃生绳结、寻找高层建筑避难所、掌握人群拥挤时自我保护方法……爱心暑托班的安全课内容实用,受到孩子们欢迎。
这个暑假,单鸣华已经在普陀、虹口、静安等多个区县爱心暑托班为孩子们开讲。单鸣华介绍,暑托班安全课程主要围绕暑期青少年容易发生的伤害事故展开,包括火灾逃生、防溺水、防高空坠落、防拐骗等几大方面。近期各地电梯安全事故频发,志愿者们特意在讲座中增加了这块内容。
“在乘坐电梯时千万不可以玩手机,也不可以逆行,穿拖鞋乘电梯要格外注意。”单鸣华告诉小朋友们,“遇到电梯发生故障急速下坠时,记得赶快把每一层楼的按键都按下。”他还现场示范了电梯事故发生时的自我保护动作,不少孩子从座位上站起来学习。
当天的安全教育课上,来自上海市411医院妇产科的医生还教孩子们自我保护技巧。当被问及“小朋友遇到坏人怎么办”时,一名小女孩大声抢答:“往人多的公共场所走,让坏人无法下手!”一名陪孙子前来暑托班的老人表示,暑托班的形式和内容实用,很受孩子们喜欢。但是,单鸣华也坦言,在授课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孩子“说的比做的好”,例如,课堂上孩子们可以很快找出很多种容易造成“夹伤”的情景,但是一下课就忘了。这提醒学校,在开展安全教育时,不能仅仅是组织几场活动走过场,而应通过日常不断的重复操练,让安全知识融入孩子们日常行为中。
本报记者 陆梓华 实习生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