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是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中院作为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试点单位,于今年7月下旬首次面向全市560多万选民随机公开选任人民陪审员。经过发布公告、随机抽选、资格审查、摇号确认、对外公示等程序,最终确定了首批597名人民陪审员。
据南京中院政治部副主任盛静涛介绍,此次选任与过往“组织推荐”、“自主报名”等方式不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的“随机选取”原则,凡符合条件的当地选民和常住居民都被纳入计算机筛选范围,并最终通过摇号产生。“希望能把更多‘想陪审、能陪审、陪好审’的群众选到人民陪审员队伍中来,让群众有机会参与到司法活动中来。让民意有序进入司法,使裁判有广泛的民意基础。”
据了解, 首批597名人民陪审员,趋向年轻化、知识化、平民化,中青年群体占了绝大多数,硕士以上学历的有53人。在职业分布上,涵盖了公务员、企事业单位普通员工、私营业主及农民、社工等各群体。在获颁证书后,他们将接受人民陪审员制度相关岗前培训,并在接下来的5年任期内,参与到法院的案件审理及调解、案件评议、审核相关记录及裁判文书等活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