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评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
~~~——评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
~~~——评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
~~~——评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
     
2015年09月08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和睦 和谐 和平
——评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
朱光
  不是只有音乐剧《犹太人在上海》剧组“发掘”到了这一题材蕴含的富矿,电影、电视剧以及其他舞台剧作品,也试图围绕这一主题发展出震撼人心的传世之作。有些项目甚至七八年前就启动,今年却消失不见。因为,这一题材的主题和睦、音韵和谐太难掌控,以至于很难有艺术家可以有把握作品一定能抵达和平的彼岸。

  史实VS艺术

  史实讲究有据可考,艺术只求情感真实。情感真实是主观因素,有据可考是客观现实。两者如何平衡?

  该剧主创咨询了社科院犹太问题专家潘光教授,并两度寻访以色列。导演徐俊更是在触目惊心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里沉浸了一天。在这里,他发现了一张纳粹军官举枪面对怀抱4岁孩子的犹太妇女的照片,超越语言的情感,真实得震撼到了他,当即决定把这张照片纳入舞台布景。该剧的主要情节——犹太青年帮助兵工厂里的上海工人,制作“哑炮”使得纳粹武器失效的故事,也取自潘光教授送来的书中。编剧荣广润说,“我们要展示的是真实生活,所有人物都有历史原型,一切皆有据可考。”

  音乐VS戏剧

  音乐剧,是以音乐歌舞来推进剧情,所有艺术手段都是为剧服务。该剧也是以音乐歌舞来说故事。但是,并不是所有戏剧都必须完完全全按照现实主义风格去抠细节,加之,音乐剧原本也可以以诗剧的方式处理,因此情节交代也可以通过一首歌、一段舞就交代过去。这一点,是基于史实中没有的戏剧矛盾,不能只为求得戏剧效果而生搬硬造。

  因此,该剧更多的感觉是一首首歌、一段段舞“掀开”了一页页被历史尘封的卷宗。虽然舞蹈还不够风格化,但是剧情却已经立了起来。

  中文VS英文

  上海智造、面向全球的音乐剧,势必要“落地”到语言表达。剧中,中国人说普通话、上海话;犹太人说英语、希伯来语。当他们对话时,可能因为并不冗长、也不拗口,所以当女主角上海姑娘林宜兰与犹太青年弗兰克,各自说着各自的语言交流时,并不显得突兀。

  此外,曲风比较接近百老汇音乐剧,有时哪怕中英文同在一首歌中呈现也听起来音韵和谐。尤其是在表达情感咏叹时分,没有叙事要求的前提下,观众更容易沉浸其中……

  在创制重大历史题材时,必须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艺术加工,并确保两者的平衡,才能最终达到艺术形式内部和社会各界之间的和平。    本报首席记者 朱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新民眼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速递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互动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新民资讯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中国新闻/长三角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文娱/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阳光天地
   第A24版:健康+/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健康+
   第A26版:医技/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广告
   第B01版:新民旅游
   第B02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3版:新民旅游/出行优荐
   第B04版:出行优荐/新民旅游
   第B05版:旅游资讯
   第B06版:旅游资讯
   第B07版:旅游资讯
   第B08版:旅游资讯
   第B09版:旅游资讯
   第B10版:旅游资讯
   第B11版:旅游资讯
   第B12版:旅游资讯
   第B13版:旅游资讯
   第B14版:旅游资讯
   第B15版:旅游资讯
   第B16版:旅游资讯
   第B17版:旅游资讯
   第B18版:旅游资讯
   第B19版:旅游资讯
   第B20版:旅游资讯
   第B21版:旅游资讯
   第B22版:广告
   第B23版:广告
   第B24版:专版
“民营院团”讲述“微光”大爱
和睦 和谐 和平
在重大历史文化事件中的担当
点赞·把脉 专家看《犹太人在上海》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8和睦 和谐 和平 2015-09-08 2 2015年09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