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老化、白内障,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因老化而引起的眼部问题接连不断得妨碍着中老年人的生活。50岁以上人群中,不少人正经受着老花眼的困扰,而令人担忧的是,我国老花眼人群正在逐渐走向年轻化。眼科专家肖耀廷指出,由于现代都市人,包括老年人对电脑、手机、电视等各种电子设备的高度依赖,更容易导致晶体弹性加速减弱,使得老花眼发病年龄不断提前。
数字产品加速“老眼昏花”
在肖主任看来,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在生理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眼部器官功能的衰老和退化。而有些疾病也会引起远近视力的下降,如白内障、老花眼等。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对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十分普遍。这一现象就直接或间接提高了中老年人群老花的速度和白内障的发病率。肖主任说,通常正常人视力从45岁以后由于眼睛调节功能减退,会逐渐出现老花现象。而如今的社会,正加速了这一进程的发展,使人们提前迈入了“老眼昏花”的时代。
肖主任特别指出,许多中老年患者选择戴上老花镜继续使用电子产品是非常不可取的。在过度用眼的情况下,不仅是老花眼、白内障,老年患者罹患黄斑变性和青光眼的几率也会因此而大大提升。
乱配老花镜,恶心呕吐找上你
对于老花眼,许多老年人普遍都会选择地摊上贩卖的老花镜。肖主任却提醒道,廉价的老花镜对老年人的危害可不小。他解释说,劣质老花镜起不到弥补调节功能减退作用。由于其镜片透光效果差、放大倍数不均匀、度数不准确、瞳孔距离不对称,佩戴后会出现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同时,廉价的镜片材质,由于光学质量得不到可靠保障,会产生透光率差,光学中心位置偏离。眼镜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眼镜的度数、散光的轴向、瞳距、瞳高等方面,如有一项不准,都会严重影响眼睛的健康。
肖主任还提醒,患了老花、白内障不仅影响视力,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也会下降。许多老人都过上了看不清,靠摸索的日子。
肖主任表示,相对于胡乱配镜,选择眼科学的方式对老花眼及白内障进行干预才是保全视力、保护视野的需采取的方式。此外,注意健康、合理用眼,清淡饮食,老而不花才会成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