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作文成绩最后一名
还有一件事,我作文写不好。不论什么题目最多写两行。写议论文开头都是“人生在世……”两三句就写完,下文就没了。没有一次及格的。
有一次,学校举行五年级学生作文比赛,出的题目是《文天祥》。我实在写不出,就故意拖时间,等下课铃响,急忙朝讲台上一塞,逃出课堂。过了两天,老师捧来一叠簿子,要宣布作文比赛名次。谁知,老师叫的第一名是我。我很奇怪,我怎么会第一名?我作文差是出名的,同学们也很奇怪!
我也就糊里糊涂向讲台走去。等我走到讲台前,老师说:“我将簿子放颠倒了,你是最后一名。”我的脸一下子红了起来,同学们都哄堂大笑。老师让我站在一边,等他一本本发作文簿,发到最后一本时,他拿给我,对我说:“你是中国人,作文都写不好,怎么行呢?”我心里真是难为情。我明白这是老师故意刺激我!
这件事过去后不久,班级里要出墙报。同学们竟推选我做主编。我不会做,回家急得哭了。二姐鼓励我说:“是让你编,又不是让你写喽。你不是喜欢画画吗,墙报上多配点画,出得好看点。”二姐给我写了一篇文章。我再请同学写了两篇,就开始编墙报。当时连老师也奇怪,同学们怎么会选我做主编呢?后来墙报出来后,老师一看,觉得还不错。从此我就喜欢编墙报了。我觉得把好文章放在一起挺有意思的。二姐就要我多看小说,看《七侠五义》《大刀王五》等武侠小说。王五是反对外国侵略者的,小说很感人。我还看福尔摩斯侦探小说,有悬念和出人意料的高潮。对我后来写剧本很有影响。从此,我对看书发生兴趣了。就因为作文考最后一名,我居然做了编辑。我在读小学时,成绩最好的是美术、音乐,历史是讲故事,我也喜欢,所以平均分数总能在60分以上。
进了格致公学后,先学小学六年级英文课,教英文的是个外国教师。
校长也是外国人,教导主任是爱尔兰人,还有两个女教师,我们叫她们“太太”:一个叫墨菲,很温和;另外一个是英格兰人,很凶,我怕她。她说我们的读音都不对。后来我听下来,觉得在小学时那个曹老师读的英文也不准。她是一句句读,一句句讲英文句子,可我还是听不懂。她问:“what is it?”可我不会回答。吴宗锡同学听懂了,就和我做手势,说老师叫你做句子。我才仓促说了一句,对付过去。我们同学之间的关系非常好。时间长了,我的英文发音也好起来了。格致公学出来的学生英文发音都相当好。
读书是读书的声调,会话是会话的声调。学校里的老师,我最感谢的是谁呢,是国文老师俞云翔。我记得,他上第一课时,在黑板上写了八个字——能忍则安、知足常乐。他当时解释了半天,我也没听懂。第二天上课,他还是写这八个字。当时对我们来说,太深了。但不久,后面的四个字“知足常乐”,我懂了。“能忍则安”虽然有些消极,等我真懂了这八个字的真正含意后,对我的一生影响相当大。当时格致公学要求是很严格的,也有许多规矩。学生穿衣服,里面穿什么都可以,下半身一定要穿西装裤,还有的穿球裤,外面一定要穿蓝布长衫。每人要戴校帽,帽子上有徽章,有英文“工部局学校”几个字。班长戴的帽子上有一个黄圈圈。早上8点上课,7点45分在操场上排好队。我班级分成四个院,用名人光启、炎武、有光、念孙的名字命名,我属于光启院。
上课铃响了,学生们进课堂时,走路都没声音的。进了课堂,按次序都坐好,一人一个位子,翻起台板放好书包,都不能有声音。等我们都准备好,老师出现在门口,先用手指敲两下门,学生马上站起来,老师才走到讲台上,用英语和我们说“早上好”,大家回答“老师,早上好!”然后坐下,开始上课。下课了,学生都要出去,可是一旦进入大楼,就不准有声音。这里有规矩,还相当严格,使大家感到课堂是个“神圣”的地方。格致公学的教育,是英国的课堂教育模式,大家怀有比较敬畏的心情。数学也是用英文课本。老师上课都是说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