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想扶而不敢扶
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这是个问题。市民也对此吐槽连连。
“不是我不想扶,是我真不敢扶。”一位市民表示,不断有“好心人被讹”事件见诸报端,让他们对扶老人这件事心生担忧。“不扶不安心,扶了又不省心。就看你更愿意承担良心的不安,还是钱包的风险了。”
采访中,一位老人坚定表示:“我虽然是老人,但我不会扶。一些老人心太坏,谁扶他就说是谁推倒的。这样的人一多,谁还敢扶?”
“扶不扶老人这根本不应该是个问题。”一位律师直言,“我认为任何时候,老人肯定是要扶的,这是个道德问题。”
但他也强调,“怎么扶老人”却是个“技术问题”。
好人法可行吗?
日前,有报道称,上海“好人法”立法提上议程。今后,沪上街头如遇路人突发急病,群众施救将有法律撑腰,或不用担心出手相救反遭诬陷。
那市民朋友如何看待“好人法”呢?大部分市民认为,“好人法”立意虽好,实行困难。
“据说这个法律只保护有急救证书的人,普通百姓哪有时间专门去学这样一个证?”这位律师指出,“要说法律,其实《侵权法》等一系列法律都能保护好心人,‘好人法’的效力还是有限的。”最后,这位律师也表示,“当然,有总比没有好。”
也有市民认为即使有“好人法”,但“老人不是你想扶,想扶就能扶”。“既然是‘好人法’,那我首先得证明我是个好人。万一像淮南那女生那样,探头拍不到,路人找不到,这法律还能保护我吗?”
到底该怎么扶?
那么,“怎么扶老人”这个“技术问题”到底应该怎么解决?
市民给出了几个有趣的意见。一位律师提议,“我觉得有关部门,应该出台一个细则,或者是官方指导意见。告诉人们,怎样在法律保护的基础下,去扶起一个老人。比如怎样取证,怎样急救。再告诉人们,怎样的情况是讹诈,遇到讹诈应该怎么处理?”
他也强调,“虽然这很可笑,但眼下情况,老人是必须要扶的,那就要科学合理地去扶,让好心人安心,也让坏人无处遁形。”
也有一位市民直言,“扶老人”需要逆向思维。“我觉得好人的权益需要保护,但那些讹诈的人的犯罪成本也要提高。”他指出,一些好心扶老人被讹诈的事件,最后即使好心人沉冤得雪,但那些讹诈的老人通常是“不了了之”。“对这些坏人就要严惩,这样的人少了,人们自然敢扶老人了。”
新民网记者 卞英豪 蔡黄浩 实习生 胥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