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是寿逾期颐而花甲重开的寿星。他的寿命达到了人类自然寿命的高峰。在他的影响下,其子孙也皆善养生之道而寿高百岁。这一传说也使得在千百年来人们一直非常关注长寿的话题。在人类最畏惧疾病中恐怕数肿瘤排行第一。肿瘤疾病成为了人们对于死亡的恐惧来源。眼科专家董珺医师表示,其实人类对失明的恐惧仅次于肿瘤,排在第二位。被称为“眼底癌症”的黄斑变性则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
年过五十,警惕“眼底癌症” ——黄斑变性
董医师介绍说,黄斑是眼底视网膜中央一个重要的解剖结构,不足1平方毫米,但是就这么小的一个区域汇聚80%的视觉信息,是视力最敏锐的部位。老年黄斑变性正是由黄斑区视网膜等细胞产生病变,而引起的一种眼底病。因为病变在最重要的黄斑区,所以对视力的影响巨大,它是目前导致50岁以上人群重度低视力和失明的主要病因之一。
董珺医师解释说,黄斑变性的主要表现就是轻度视力模糊,视力逐步减退和视物变形。一旦出现了视物变形,患者的视野范围内就会出现万物都变得歪歪斜斜。情况严重者,视野中会出现中心暗点。但是一旦发展到湿性,则大部分的患者会在一年内导致不可逆的严重低视力或者盲。
即便被称为眼底癌症,但是谈起老年黄斑变性,很多人的反应是一片茫然。有人认为“老眼昏花”,年纪大了,视力下降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老年黄斑变性由于早期症状并不明显,也容易与白内障等其他眼部疾病混淆,这也加大了患者分辨早期症状的难度。
阿姆斯勒方格表自检黄斑变性
对于希望自主检测黄斑变性的患者来说,阿姆斯勒方格表则非常简单。自测表是一个20cm×20cm的大方格,每个小格的长宽都是5mm,中间有一个黑点。将方格表放在视平线30cm的距离后,用一只眼睛凝视中间的黑点,如果发现方格表的中心或其他区域的白线出现弯曲、断裂或者变形,或者方格部分位置出现模糊或空缺,就有可能是眼底黄斑区出现问题了,要去做详细的眼底检查了。
董医师看来,眼底问题的初步自测方法(阿姆斯勒方格表)是如此简单,但是她遇到的老年黄斑变性患者“100个人中却只有5-6个能得到合理的早期积极治疗”。这中间的差距使得很多患者错失了黄金治疗时间窗口。这一现状让老年黄斑变性成为了潜伏在身边的“视力杀手”。
“国内普通百姓对老年黄斑变性的知晓度太低。”董医师指出,“实际上这一疾病在5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患病率非常高,而随着年龄增长,患病的危险性会显著增高。”
董医师认为,从定期眼底检查开始,做到自测为辅,眼底检测为主,多多关注眼底黄斑区的健康,中老年人才能有质量地向长寿之路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