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风卷浪涌
在莫尔道嘎镇东侧,有一条长200余米的龙形巨岩,海拔1000米,龙头高耸,威武峥嵘;龙身苍劲,铁骨铜甲;龙尾挺峭,深藏山中,龙岩山因此而得名。龙岩山山前建有游人登山甬道,山后则是盘山公路,开车可上。一路密林,花卉草药比比皆是,可停步细玩。樟子松、落叶松、白桦、山杨,杜鹃、刺莓、百合、柳兰,尽显大兴安岭的幽野新奇。登顶远眺,霜染叶红,林海风卷浪涌,云清气爽,满山斑斓,如胭似霞;而山下镇中炊烟袅袅,宁静安逸。
龙岩山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到过的地方,山上建有成吉思汗公园,四周竖立着各色狼牙军旗,18米高的大汗戎装跃马、拉弓射雕的巨型雕像矗立其中。雕像旁,蒙古式的点将亭台威严肃穆,两侧刀、枪、矛、叉等古兵器分架排列。巨型雕塑的基座上,镌刻有颂扬大汗伟绩的“大汗祭”文。
相传成吉思汗回室韦祭祖,之后提骑五百游猎于此,登上龙岩山,但见山明水秀,祥瑞之光在林间升起,盘桓山头,流连忘返。忽一大雕自云头冲下,大汗提缰纵马,拉弓搭箭,弦响镝鸣,巨雕扑地。久有统一蒙古大志的成吉思汗,见状,大吼一声“莫尔道嘎”(蒙古语意为上马出征),遂挥师西进,旗猎猎、马萧萧、征西辽、攻西夏、灭畏兀,终成大业。
红豆坡
北国此物最相思
红豆坡位于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9公里处,因山坡长满越桔(兴安红豆)而得名。唐代诗人王维有《相思》诗,专写红豆,亲切、深情,脍炙人口。但莫尔道嘎的红豆不是诗中的南国豆,却更具魅力。
红豆坡是大兴安岭的杜香林,植被自上而下,层次清晰。景区内,40-80年生中龄落叶松天然林疏密均匀,树干笔直,树冠葱茏,犹如人工修剪过一般。林地上长满红豆,褐茎绿叶,白花红果;与其相伴而生的是茂密的杜香,散发出沁人香味。游人步入红豆坡内,满目苍翠,清香扑鼻,采一把红豆酸甜可口;撸几片杜香叶,用手搓一搓,清香弥久。
以清松为盖、杜香为伴的北国红豆,即使远方之人离开后,留下的是一份色香味俱佳的相思。
偃松幽径
大兴安岭独有奇景
偃松幽径被科考生态专家称为“兴安奇景”,位于莫尔道嘎森林公园内12公里处。
偃松,俗名五针松,城里人看到的大多种在庭院和盆中,而大兴安岭的五针松是从高山岩石缝自然生出的,枝干蜿蜒曲折,叶五针一束,开淡黄或紫红色球形花蕊,雌雄同株。之所以称“兴安奇景”,因为这样的岩石偃松,密布绵延1900多公顷,非常少见。沿偃松林小径攀山,山上纤细的偃松,枝叶苍翠欲滴、松香袭人。秋季,是偃松果实成熟时,采一筐偃松籽,或煎或炒,香酥可口。
如果你再多走2公里,就到了名为鹿道的一个地方,据说这是一条狍鹿下山喝水踩出的小道,鹿道上下各有一株距今300年以上的高大樟子松,树干粗大奇特,形成上下遥相呼应状。坡下的树上长有状如钱币的巨大圆形松包,被称作“摇钱树”;坡上的树先被雷击而枯,后又因雷击而活,且生长得特别茂盛,被称作“大寿松”。按山民的说法,两棵树都已成“精”,旧俗山里人,常在这里祈祷吉祥如意。
一目九岭
大气磅礴的万紫千红图
见文生义,能一目九岭的必是山巅。对,一目九岭景区在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16公里处的山顶,那里设有观景台。登上此处,大兴安岭的深邃与辽阔尽收眼底。在此观山,但见山连山,岭连岭;山外有山,岭外有岭。屈指数去,九重山横亘排出,一览无余,“一目九岭”因此而得名。
阳光下,山形多样,层次分明。每遇夜雨出晴,九重山岭山岚浮绕,如丝如絮。随着霞光的强弱变化,山幽雾粉,松黛桦橙,展示出一幅绝妙的大兴安岭大气磅礴、万紫千红图。每年春秋两季,许多画家和摄影者,在此创作。
下观景台,顺“猎人之路”入山谷,山路虽崎岖,但你一路可“猎艳”——观大树、闻松香、听鸟鸣、识野花,大兴安岭的各类野生植被,都被一网打尽。如果可以的话,骑上马在林中穿行一段,感受一下北方狩猎民族的威猛生活。
从翠谷流云到熊谷
兴安绝景摄人心魄
位于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18公里处,有一片被誉为“兴安绝景”的东北亚寒温带樟子松原始林,占地1900公顷。
樟子松,又名海拉尔松、美人松,属大兴安岭常绿乔木,耐寒、耐旱、耐瘠薄,是一种非常强悍的树种,也较稀少,特别是大片樟子松林,已属罕见。
翠古流云景区海拔1100米,三面高山相连,一面深谷延绵。乘车沿盘山公路而上,渐入原始林,山高林密,粗大的樟子松枝叶交错,树龄均在200年以上。刻有“原始林”的岩石和鹿、熊雕塑小品,为游人平添几分野趣;挂在林中的各种鸟巢,引得山雀探首巢上,婉转啼鸣;公路边迎客松、鹿角松、姐妹松等,凡有名的,都有传说故事。
下车顺林有小路可攀登,回眸脚下深谷,大岭重重,浓荫如染,大自然所展现的雄浑气势摄人心魄。爬到山顶,山风清爽,举目林上,白云轻抚树梢,山雾迷漫林间,好一幅翠古流云图。
再前行12公里到熊谷,这里山高谷深,森林茂密,溪流奔涌,野果繁生,是野生动物的天然栖息地,因时有棕熊、野猪出没而得名。
熊谷占地2400公顷,盘山公路绕谷环行,驱车而入,坡陡弯急,左旋右转,险象环生,登临山顶俯视,山下有谷,谷中有丘,原始林随地势起伏,高低错落,远亮近暗,层次分明,视角不同,景色不同,大有“远看成岭侧成峰”的意境,是登临、拍照、探险的极佳之地。
林海听涛
回归自然人生
自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40公里向北,绵延生长着近10万公顷茂密的寒温带明亮针叶原始林——兴安落叶松原始林。这是大兴安岭迄今为止保存最好也是最大的天然落叶原始林景观,林边有“听涛”巨石,让人在此静坐听风吹松叶的涛声;俄式红顶木屋半掩密林中,有“万绿丛中一点红”的风韵。林间草径,被落叶铺盖,踩上去松软脆响,环顾四周古木壁立,树冠相接如盖,蓝天变得斑驳陆离,阳光只作几缕金线。野花绿灌杂然相生,彩蝶飞蛾翻舞如梭;还有风折拔根的倒木,信手可得的笃柿、红豆等野生浆果,尽管尝鲜,不要钱;如果懂植物,低头可找到鹿蹄叶、不老草等珍贵草药。
夕阳西下时,坐在林中,山风袭来,树叶翻江倒海,轰然作响,此林海涛声,有着波涛汹涌的壮美。
白鹿岛
哈撒尔王天然狩猎场
在莫尔道嘎国家森林公园激流河注入额尔古纳河入河口上游处,有两个修长小岛相偎而卧,河水呈“Ω”形回环于两个小岛之间,岛上野花丛生、红豆遍地,松黛桦橙,山光水色,美不胜收,这就是白鹿岛。
相传远古时,蒙古部落与突厥部落发生战争,仅两男两女幸存逃到额尔古纳山中。其中一对男女,丈夫叫勃儿贴赤那(意为苍狼),妻子叫豁埃马阑勒(意为白鹿)来到激游河边繁衍子孙,渔猎为生,死后便化作两个小岛,交颈而卧,相依为伴,后来成吉思汗功成名就,回室韦祭祖,游猎于此,夜做一梦,但见一只苍狼和一只白鹿,伤痕累累,奔跑哀鸣。醒后召集随从解梦,得悟莫忘先祖。
劫难,大业未就,切勿高枕无忧。于是派其弟拙赤哈撒尔率兵征讨内外兴安岭的“林中百姓”。凯旋后,便将额尔古纳流域包括这两个小岛分封给了哈撒尔。
如今,在白鹿岛上建起“哈撒尔王天然狩猎场”,场中养着成群的野鸡、野兔,让游人感受原始林狩猎的情趣。还有俄式尖顶木壁的别墅群,以及兼容山林特色和俄罗斯风格的夜总会、桑拿浴室。白天,此岛山水环绕,蓝天白云,花木繁茂,凝红溢绿。森林浴、林中漫步、采摘山珍、森林迷宫、大河荡舟,活动很多;夜晚,射灯齐放,有篝火晚会,漂亮的俄罗斯姑娘围火劲舞,风情浓郁。
秋天的白鹿岛,有着不同的颜色层次,赤橙黄绿青蓝紫,你可拍到如画一般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