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申房律师事务所主任孙洪林长期从事房地产纠纷的法律服务,他曾代理过的老人房产诉讼也不计其数,相当一部分都是在老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房产被子女侵占了。
70多岁的秦老先生数年前因老房拆迁安置了一套公房,和女儿小秦一家一同居住,承租人为秦老先生。不久前,秦老先生的大女儿为了儿子能在附近一所较好的学校读书,想把儿子的户口迁入秦老先生的这套房子里。秦老先生答应了。就在打算去派出所迁户口时,秦老先生发现公房租赁凭证不见了。后来,他到物业公司去咨询并调查,才发现小女儿已瞒着自己,把这套公有住房购买为产权房了。更让秦老先生吃惊的是,产权人就登记在小女儿一人名下。“眼睛一眨,老母鸡变鸭!”协商未果,老人无奈只好将小女儿告上法庭。
在庭审中,小女儿说,父亲对购房一事是知情并同意的。可是,秦老先生表示他压根不知道。经过鉴定,《购房协议》上秦老先生的签名并非他亲笔所签。而秦老先生说,他的印章平时放在家里,谁都可以拿到,协议上的章也不是他盖的。
最终,法院支持了秦老先生的诉讼请求,判决小女儿所签公房出售合同无效。
为此,孙洪林律师提醒老人:自己的房产证要“藏藏好”,不要轻易落在不靠谱的子女手中。如果碰到要求老人签字,也要谨慎,当心被利用。
记者手记
以房养老 方兴未艾
多年前,有这样一个笑话。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在天堂相遇。中国老太说:“我终于攒够了买房的钱,刚刚买了新房,还没来得及住一天!”美国老太说:“我已经在房子里住了一辈子,来这里之前刚刚还完了房屋贷款!”
后来,又有了一个笑话。美国老太和中国老太在天堂又相遇了。中国老太说:“我也学会按揭贷款买房了,来这里之前,刚刚还完贷款。”美国老太说:“我不仅住了一辈子房子,还从退休那天起开始‘倒按揭’,现在已经把买房子的钱全花完了!”
尽管是中国人编出来的笑话,但其中折射出的观念差异值得思考。人的思想、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如今,第一个笑话中的美国老太的理念,已经完全被今天的中国人接受了。那么,再过十多年,第二个笑话中美国老太的理念,会不会被更多的中国老人所接受?
以房养老绝不仅限于狭义的“倒按揭”,而是有着更多样的模式,更丰富的内涵。可以预料,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加速到来,这一产业将方兴未艾。 邵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