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类新型诈骗短信
统计显示,三大类新型手机木马诈骗短信浮出水面。
第一类是冒充运营商客服和银行客服,多以假借积分兑换现金的名义,或者“提醒”银行U盾等设备因升级失效需要你“点击短链接更新”,以此窃取来自银行端的用于消费的短信验证码。
第二类是冒充亲友、家长或同事,利用用户好奇心点击木马链接,前提是犯罪分子之前已通过其他非法渠道获取你的个人隐私。
第三类是以提醒收信人交通违法的形式,给你看“现场照片”,诱你点击木马地址。
免费Wi-Fi或是伪基站
那么,这些手机木马短信从何而来?据悉,目前最主流的木马“落地”方式就是伪基站。这些伪基站有的被装在汽车的中控台里,汽车熄火以后数据马上就能“洗白”。犯罪分子开着车在城市人口密集地转悠,利用各种名头冒充和设计假冒的免费Wi-Fi场景,周围用户搜索“免费Wi-Fi”一不小心就会中招。
从产业链着手破木马
今年以来手机木马为何会高发?公安部门反电信欺诈专家陈冬芳表示,在巨额的黑色产业利益驱使下,手机木马已形成个人信息买卖、伪造信息卡、制造手机木马病毒、盗刷、线下转移资金链这样上下游完备的产业链,破案难度在加大。
而随着移动应用数量的爆发、O2O服务的日渐丰富,国人手机木马中招的几率还在不断加大。对此,腾讯昨天宣布启动“战马计划”,将联合京东、微店、滴滴出行、58同城、大众点评等,在警方指导下共建跨平台、跨行业的联动“杀毒”机制。
本报记者 胡晓晶
消费提醒
■ 务必安装手机安全软件,若收不到短信及电话,马上检修手机;
■ 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
■ 不要透露短信验证码,转账前一定要电话确认;
■ 如发现手机木马侵害短信和链接,可通过110.qq.com及腾讯产品举报入口举报,腾讯将进行分析并移交警方;如成功帮助警方破案,举报人最高可获10万元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