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11月将举行大选,新开业的特区项目成为吴登盛政府又一项政绩,展示政府努力发展经济,吸引投资,创造就业岗位。
预计将吸引百家企业
迪洛瓦经济特区位于仰光以南25公里,距离仰光市区1小时车程,规划总面积2400公顷,第一阶段项目面积400公顷,其中250公顷开始运营。
根据规划,迪洛瓦经济特区完全建成后,将吸引高新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纺织业和制造业方面大约100家企业入驻,雇佣4万多人。第一阶段项目已经吸引来自10多个国家的48家企业投资,第二阶段项目预计明年年底前完工。
作为总统吴登盛的亲密盟友,副总统吴年吞在开业仪式上说:“我们过去错过了本地区其他国家享有的许多机遇,今天我们不但要把错过的机遇拿回来,还要给投资者各种机遇。”“在我个人看来,这一刻梦想成真。”
开业仪式上“甜言蜜语”
迪洛瓦经济特区在11月大选前开业,有助提升吴登盛和执政党联邦巩固与发展党的人气。定于11月8日举行的联邦议会选举,将是缅甸继2010年举行20年里首次多党制选举之后再次大选。
开业仪式上,作为嘉宾的日本副首相麻生也很给缅甸政府面子。他说:“得益于吴登盛总统的领导,缅甸正在逐步实现民主改革、民族和解与经济改革。”
吴年吞则表示,迪洛瓦经济特区开业将促进缅日关系发展。
基础设施落后仍难解
2013年5月,缅甸9家股份公司组成的联合体与日本三菱、丸红、住友等大型商社组成的财团在仰光签署谅解备忘录,合作开发迪洛瓦经济特区,日方占49%股份,缅方占51%。日本政府则通过负责对外援助的日本国际协力机构,向缅甸提供数百亿日元贷款,主要用于开发迪洛瓦经济特区。
吴登盛2011年上台后,西方国家逐渐放松制裁,缅甸经济发展迅速,工业化步伐加快。2014至2015财年缅甸吸引81亿美元外商直接投资,而2009至2010财年只有不到3.3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缅甸今年经济增长率将达到8.5%。
不过,基础设施落后依然是制约缅甸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包括最大城市仰光在内,缅甸城镇经常停电,公路、铁路和通讯水平差。此外,法律和政治上存在不确定性,也是来缅外国投资者面临的挑战。 胡若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