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7: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生游迹化印迹
胡海萌
  ◆ 胡海萌

  由沪上著名美术评论家华振鹤先生编定的手工钤拓本印谱《观复斋游迹》从酝酿到问世历经半个世纪,该印谱由艺林德高望重的富华先生、西泠印社副社长童衍方先生热情作序。

  华振鹤先生室名“观复斋”,“观复”一词,取自《老子》的“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振鹤先生深受中国古典文史熏陶,热爱旅行,足迹踏遍祖国山河,游名川,观海岳,古城旧迹,残碑颓垣,皆留下他的踪迹。每至一处,振鹤先生必以文人之雅兴,构思诗文,以高山流水之情怀,以清风明月之语言,抒发对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深情赞美。他创作的“恍若斯人身影在”、“东风有意到蓬莱”、“隔花偶向人间望”、“依旧斜阳照碧波”等佳句,诗意清雅,语境陶然。多年来,振鹤先生从事书画界评论工作,他理论扎实,笔力厚健,评论客观公正,不偏不倚,深具中庸之美。

  文人治印这一雅兴始于明清,文人的介入将治印艺术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和境界。振鹤先生将自己的诗句整理归类,请篆刻家朋友镌刻、治印。众印家纷纷出手,运用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手法,或刻题名,或镌佳句,共完成33方精美印章。《观复斋游迹》印谱实在是一本难得的、极具收藏价值的艺术品,因为它是在众位印家齐心协力相助之下的合作结晶。

  所谓好印章还要由好印泥来衬托,为《观复斋游迹》印谱增添精彩绝伦一笔的,正是“鲁庵印泥”的第三代衣钵传承人符海贤先生。印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印章表达的艺术效果。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鲁庵印泥”印色“鲜艳雅丽、永不褪色”。很多古画,纸色画面已灰暗,惟印色鲜明不变,这是好印泥的首要标志。符海贤先生精于制作印泥,同时还是钤拓高手,他用“鲁庵印泥”手工钤拓印面,字面清晰,神气完足;同时又用名贵古墨钤拓边款,色泽黑中透亮,用手指触摸,墨面是鼓出的,足见印、墨之贵重。

  诗文、篆刻、钤拓,《观复斋游迹》集三者之精华,交由治印名家吴承斌先生手工装订,仅制作40本,装函古雅考究精美,其背后深蕴的人文艺术背景将使此印谱在未来具有了一定的文化收藏价值,也为艺坛留传下一段动人佳话。

  遥想振鹤先生坐在自己的“观复斋”翻阅这本凝聚着用半个世纪心血完成的印谱,心中那股甜美喜悦之情一定难以言说。振鹤先生用他的《观复斋游迹》对自己的艺术生涯做了回顾性的总结,亦是他在艺术人生道路上的“自我完成”。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互动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人物
   第A14版:跨界/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上市公司/金市汇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服务
   第B06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上海物业
   第B12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创新之城
   第B14版:金融城周报/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磨镜也是技术活
艺术无价
百宝紫檀如意
平生游迹化印迹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C07平生游迹化印迹 2015-10-10 2 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