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新视界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私厨平台:有民间渊源也有社会学根源
  上门吃、上门烧,如今互联网上流行的私厨、私房菜在民间早已有之。“这在老上海就有了,”作家沈嘉禄对餐饮行业颇有研究,他告诉记者,“只是那时候没有互联网罢了。比如扬州饭店,前身就是私厨,叫莫有财厨房。”在曾经的上海滩,私厨、私房菜是一个行当,客人家里有人过生日、孩子满月,主厨就带着厨具和学徒上门了。上海郊区的厨师甚至发展到有成套的设备,结婚做筵席,会帮客人搭活动房,装上空调并备有麻将。“因此私厨在民间是有基础的,有了互联网,出现私厨平台水到渠成。”

  沈嘉禄表示,虽然自己尚未尝试过私厨平台,但很支持这个新兴事物,“不光是分享美食,也是小型创业。私厨平台的兴起,也体现了现在老百姓兜里有钱了,对生活品质更有要求了,许多人从跟风吃到上网找美食。”他也对食品安全隐患表示关注,目前政府监管缺位,行业规范尚未形成,“只能期望从业人员自觉,消费者需要学会选择。”

  而从社会学的角度看,私厨平台的社交功能尤其值得思考。复旦大学社会学教授徐珂表示,上陌生人家里吃饭,请陌生人到自己家吃饭,想在这种陌生人饭局里认识朋友,这种时髦现象反映出“中产阶级对拓宽自己交际圈这个需求是客观存在的”。由于白领阶层日常工作、生活圈子相对封闭,对拓展自己的社交圈就有“强烈的驱动力”,“这些陌生人饭局里蕴含着他们未来发展的机会”。

  徐珂认为,任何一种活动,功能越是多样化,生命力就越强。“美食加上社交,这样的活动,可以让人既享口福,同时结交朋友,活动本身的生命力因此加倍”。但是,他表示,现在类似的活动有很多,“比如最近热起来的马拉松,催生了很多白领自发组织的长跑俱乐部。”就满足拓展社交圈这个需求而言,运动+社交的活动要比餐饮+社交更强大。原因在于,餐饮+社交中,饭局的提供者需要会烧菜、有能力并愿意提供场地,门槛较高,所以饭局的供给者是少数,且食品安全问题始终会是餐饮+社交的掣肘,而运动+社交就不存在上述两个问题。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视界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互动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人物/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人物
   第A14版:跨界/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上市公司/金市汇市/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证券服务
   第B06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上海物业
   第B12版:彩票世界/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创新之城
   第B14版:金融城周报/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夜光杯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阅读/连载
   第C16版:广告
舌尖上的“私厨”
私厨平台:有民间渊源也有社会学根源
新民晚报新视界A04私厨平台:有民间渊源也有社会学根源 2015-10-10 2 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