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这个魔咒被打破了,周四大盘非但没有下跌,反而出现大幅上涨,上证指数大涨2.32%,站上3300点大关;创业板指数更是大涨4.32%,站上2400点大关。周五大盘走势也相对平稳。
所谓魔咒,实际上就是某种规律,这种规律有一定的内在因素,但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魔咒美国股市也有。比如,美国股市有个“1月魔咒”,就是1月份如果上涨,那么,全年上涨的概率非常大,反之,1月下跌全年下跌概率也非常大,1月和全年的关联度达到70%。就说今年,道琼斯指数1月份是下跌的,今年至今的年K线也是下跌的。笔者为此分析了沪深股市历史走势,发现上证指数1月份走势与全年的相关性也高达70%,也存在这个“1月魔咒”。
这说明市场是有一定规律的,研究这种规律有助于我们判断未来市场的走势。但是,千万不能将这种规律看成一成不变的死规律,就说“1月魔咒”,并非1月份上涨全年一定是上涨的,1月与全年的相关性达到70%,但不是百分之百。所以,一定要辩证地、发展地看这种魔咒,魔咒的变化本身就说明了市场的变化。比如,本周“黑周四”被打破,就显示市场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黑周四”本来就不是长期的规律,只是6月下跌以来出现的现象,而周四不再下跌,说明这种单边下跌的市场已经发生变化,市场进入一个上涨的阶段。
研究股市走势,既要重视历史规律,更要辩证看待市场变化。在下跌过程中,要关注市场转折的信号,同样,股市一路上涨一定要防范风险。市场总是不断变化的,总是多样性的,不仅股市,其他市场也是如此。比如,对于人民币国际化市场看法不一,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放开资本管制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对此,本周封面人物瑞穗证券亚洲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认为,大可不必因噎废食。
总之,对于各种所谓魔咒,我们要重视,但不要过度解读,更不要夸张。有句话叫“纪录是用来打破的”,同样,规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首席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