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1:民生速递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中国考试改革颇有启发
王蔚 马丹
  “国外考试机构取消中国内地考生成绩,不是对中国考生的歧视,而是出于对考试评价质量的自救。”教育时评专家熊丙奇认为,一系列的针对中国学生的质疑事件,其实对改变国内教育特别是应试教育也会有着相当的启示作用。

  他说,国外考试的评价功能远大于选拔功能,招生学校会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依据之一,但不是唯一指标,还会看学生的其他表现。假如评价并不能真实反映一名学生的能力,招生学校非但不会招这名学生,而且连这一考试,也可能不再认可。这就是国外考试机构要严肃调查考试违规的重要原因。与国内考试现场查出学生作弊不同,国外考试机构,会把考生套题、押题也视为违规,因为靠这种方式得到的高分,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水平。如果考试机构对此视而不见,招生学校发现学生的考试分数很高,实际能力却很差,就可能取消对这一考试的认可,考试机构也就无法再生存。

  上海英锐教育教培负责人王凯提醒,这次事件对中国培训业颇多启示,乃至对中国的教育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警示作用。他说:“我在美国学习过。我记得有一次,一名中国学生做作业提交的答案都是网上搜来的‘标准答案’,此事激怒了校方,对这位学生作出了退学处理,理由就是‘不诚信’。在国外,作业诚信和考试诚信都看得比天大。”  本报记者 王蔚 马丹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封一
   第02版:封二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习近平访英特别报道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专版
   第A07版:时政·要闻
   第A08版:评论/随笔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民生速递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专版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互动
   第A22版:家装专版
   第A23版:新民健康/互动
   第A24版:时令/新民健康
   第A25版:家装之窗
   第A26版:财经新闻
   第A27版:夜光杯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阅读/连载
   第A30版:广告
   第B01版:军界瞭望
   第B02版:人物/军界瞭望
   第B03版:军界瞭望/战例
   第B04版:兵器/军界瞭望
   第B05版:新民法谭
   第B06版:新民法谭
   第B07版:新民法谭
   第B08版:家装专版
   第C01版:新尚
   第C02版:人物
   第C03版:珠宝
   第C04版:潮事
民有所呼 我有所应
中国考生诚信为何屡亮“红灯”?
对中国考试改革颇有启发
美国业界称或引发改革
广告
新民晚报民生速递A11对中国考试改革颇有启发 2015-10-23 2 2015年10月2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