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表态“酸溜溜”
据报道,四国情报协作中心位于巴格达的“绿区”,俄罗斯、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分别派出6名成员参与相关工作。该机构由四国官员轮流领导,伊拉克官员担任首届主管,任期三个月。一位伊拉克官员表示:(协调中心)非常有用,我们希望将这种合作模式制度化,从而与伊朗、俄罗斯和叙利亚形成一个成熟的军事同盟。”有传言称,四国未来可能在巴格达设立专门委员会,用于策划和协调打击IS的军事行动,指挥控制四方武装部队。
对于上述变化,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陆军上校史蒂夫·沃伦表示自己无法确信伊拉克、伊朗和俄罗斯之间的军事合作,但坚称美国主导的反恐联盟才是打击IS最有效的国际机制。美国白宫新闻秘书厄内斯特也酸溜溜地说,美国主导的反恐联盟已在伊拉克进行了一年多的军事反恐行动,“我们相信这些协调和努力远比俄罗斯领导的单边反‘伊斯兰国’联盟更为有效”。美国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席约翰·麦凯恩则批评奥巴马政府现行的中东政策,认为俄罗斯在叙利亚、伊拉克所采取的积极进攻策略促使美国必须做出更加强硬的回应,“我们不能回避俄罗斯在叙利亚的举动,俄总统普京希望通过提高美国干预叙利亚局势的成本和风险来达到目的,但我们有必要采取某些反击步骤来表明态度”。事实上,继叙利亚之后,伊拉克也越来越依赖俄罗斯和伊朗抵抗IS的威胁,表明美国逐渐失去在中东重要产油国的影响力,这是华盛顿难以容忍的。
俄军技侦手段突出
观察俄军事介入中东反恐之后,深受极端组织之害的叙利亚和伊拉克明显在军事方面有了“主心骨”,连情报工作也变得更加主动起来。俄军事科学院院士佩楚罗夫认为,俄罗斯在提供情报支援方面颇有心得,强大的技术情报收集能力对四国联合反恐帮助甚大。
以叙利亚战场为例,俄军投入的苏-24M歼击轰炸机、苏-34前线轰炸机乃至苏-25强击机都能快速安装AFA-39或ASHFA航拍设备,用于航空侦察。更重要的是,IS成员经常在夜幕掩护下转移阵地,叙军飞机只能依靠投掷照明弹来为机载航拍仪照明,在山谷沟壑中,照明弹发出的光线在地面上形成太多阴影,侦察效果极为有限。俄空天军到来后,俄军机拥有更有效的红外摄像机,可在夜间拍摄到清晰图像。更重要的是,俄军机全面安装“无线通信侦察系统”,可以利用机载设备捕捉IS成员的无线电信号,并确定其地理位置。有军事专家猜测,俄军著名的“撞锤”地面无线电监听系统可能也已投入反恐前线,该装置可安装在装甲车上。
另外,由于叙利亚战场的复杂性,特别是美俄战机交叉出入叙领空,俄军还要把大量技术情报资源投放到对美侦察上,以避免“擦枪走火”。有消息称,俄军长期在拉尔图斯、大马士革等地部署有无线电截收站,目前外界只知道它们的代号为“杰作”。俄媒体称,早在冷战时期,苏联设在叙利亚的信号截收站就能准确获取美国第六舰队及以色列国防军在东地中海的活动情况,甚至截取过美国国务卿基辛格在中东穿梭访问期间的无线通信内容。很显然,这些“情报触角”肯定会继续监视美军在中东的动向。
“地头蛇”各有本领
除了航空航天侦察照片和无线电信号侦察设备外,来自本地区的“人工情报”同样不能忽视,甚至更有价值。就巴格达协调中心的构成而言,俄罗斯迫切希望其他三国在“人工情报”方面提供帮助。
据分析,叙利亚情报机关与俄方渊源颇深,叙利亚负责内卫的政治安全局几乎就是俄联邦安全局的翻版,而属于军方的军事情报局则在组织结构等方面完全模仿俄总参情报总局。至于伊拉克的情报系统,情况比较特殊:隶属国防部的正规军缺乏正常的情报能力,隶属内政部的警察部队虽然拥有一定的人工情报网,但由于有着大量美国顾问,他们提供的情报难以获得俄方信任。正如俄军事专家帕维尔·费尔根豪尔所说,参与情报协调工作的俄方人员必须从多渠道获取的情报中去伪存真,分析出敌人的真正意图。
当然,俄罗斯所能依赖的最佳“人工情报”来源非伊朗莫属,该国革命卫队圣城旅拥有本地区数一数二的谍报网。按照一位前美国陆军情报官的说法,圣城旅根据地缘政治的不同,划分了8个任务分区,分别是西方国家、伊拉克、南亚次大陆、黎巴嫩-以色列-叙利亚、土耳其、北非、阿拉伯半岛和独联体。其中在“黎巴嫩-以色列-叙利亚”分区,圣城旅以黎巴嫩真主党控制的贝卡谷地和叙利亚本土为大本营,建立规模惊人的线人谍报组织。而在伊拉克方向,圣城旅在2003年萨达姆倒台后就投入大批人力物力,在伊拉克内部扶植起亲伊朗势力,这些都是宝贵的情报资产。罗山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