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文体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听陈佩斯谈喜剧文化
~~~——听陈佩斯谈喜剧文化
~~~——听陈佩斯谈喜剧文化
~~~——听陈佩斯谈喜剧文化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共同的笑声来自平等的环境
——听陈佩斯谈喜剧文化
朱光
■ 台下的陈佩斯常有“不好笑”的时候
  私下里,陈佩斯远不如他在作品里“好笑”。因为常年保持光头,岁月只留给他两种痕迹。一是变白的胡须,二是更渊博的知识——尤其是成为上海戏剧学院的特聘教授,专门上喜剧课之后。昨天,在上海国际喜剧节开幕前接受本报采访时,聊起喜剧、文化,他的谈吐就像是一位上惯了讲台的教授,深入浅出,微言大义。

  文化会漂移

  谈及中国喜剧脉络前,他表示先要谈谈“文化”。“文化会漂移,文是会化的。化,就是变化。”相比之下,文字更稳定。每朝每代打完仗后,都要做“正音”这个工作,就是统一语言的发音,便于交流、记录文化文明。为了文化不被“化走、化无”,就要搞清楚“这个字怎么念、如何把它与其他字勾连上,使它不漂移、不丢失”。此事不做,“文化就要断代”。世界上很多文明被“化走了”。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华文明没有被“化走”,就是因为我们的文字是稳定的核心力量。

  戏剧要常演

  目前中国保存最早的剧本是《张协状元》,就是靠文字保存的。古人再聪明,把剧本刻在木头、石头上,但终究扛不过社会动荡。从元代到清代,各种文化更迭,不少文化因为战争而流失。《张协状元》有53出,按照当代的方式够演出3天。它是从明朝的《永乐大典》里流失到民间的,后来被外国人买走。上世纪初,一个中国文化人在英国旧书摊上再把它买回来。但是,1949年解放天津时,存放这部剧本的银行随着战火一起消失了。

  如果戏剧不常演,我们的“继承”就只能停留在概念上,说说罢了。我们要补的课太多太多了,而且都是一些基础课。

  春节不再见

  上世纪80年代,陈佩斯与朱时茂的小品在央视春晚上脱颖而出,风靡全国。随后,因版权纠纷,他俩退出荧屏。忆及此,他从艺术成长的角度表示,“回不去了”——“人不能重复做一件事。”

  他承认,从事小品创作“是在茫茫然一片漆黑下,无意中重拾喜剧文明”,“我们是盲人摸象,但不管怎样,我们摸到了喜剧的套路。”这套路的重点是:人人平等的环境,才会有共同的笑声。一个人,不可能单独笑起来。而笑声,又是会传染的。从15分钟的小品到40分钟的电视剧,再到90分钟的电影,直到120分钟的戏剧,“我们有更多事要做,15分钟的小品只是个雏形。”小品是戏剧形式中最短小的片段。“我们在成长,回不到襁褓中了,就是这个道理。”         首席记者 朱光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电力专版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名医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28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共同的笑声来自平等的环境
十四台中外经典开启“快乐密码”
且看且喜且珍惜
《魅力西藏》刚柔相济
新民晚报文体新闻A18共同的笑声来自平等的环境 2015-10-28 2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