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培训紧缺人才
市慈善基金会常务副秘书长胡增耆告诉记者,“千人计划”起源于去年云南鲁甸地震后,上海对灾区的救灾援助项目。在对口支援的过程中,上海团队发现当地对医生、教师等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特别是农村地区,医疗教育的“主力军”还是“赤脚医生”与未入编制的乡村教师。
为帮助当地提高医疗教育水平,2015年1月,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决定在昭通市巧家县包谷垴乡援建乡卫生院、乡敬老院和3个村民活动中心等项目。通过在昭通市实施慈善培训“千人计划”,采取网上授课、志愿者赴云南、到上海培训等方式,帮助昭通市培训1100名乡村教师和1400名乡村医生。
据介绍,目前,志愿者与网络授课已经完成,通过考试挑选出一批优秀的学员分批来沪培训,预计完成整个培训周期将耗时两年。
灌输先进管理理念
在实训班启动仪式上,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副理事长姚宗强介绍了“千人计划”的起源,并对学员们提出了要求与期望;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对本次实训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参加第一期实训的24名学员,是由复旦医学院赴当地通过初步的培训与考核,从154名乡村医生中挑选出的优秀学员。此次实训的内容则是根据实地考察,选择了包括医务、财务、防保、家庭访视等多项有针对性的内容。在未来两周,学员们将在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一对一指导的实地培训。
据介绍,首批来沪学员大部分都是村卫生院的院长,也是当地最优秀的医生以及医院管理人才。本次进修将前往上海市区以及农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训,学习上海先进的医疗经验。胡增耆告诉记者,两周的培训时间较为紧张,而临床医学技术的提升需要大量时间,因此要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切实际。而本次培训的重点,在于让学员学习上海基层医疗单位的管理经验与理念,继而提升当地基层医疗单元的整体水准。
在完成本批医院管理人才的培训后,偏重临床医学的医生进修团将随后抵沪。与此同时,昭通乡村教师来沪进修班也正在筹备中,待年底寒假开始,就将陆续来沪学习。
本报记者 李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