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7: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学语文如何跳出“高四语文魔咒”
张炯强
  “语言是文学的载体。语文老师如果不能用鲜活生动的语言来讲述文章,那文学本身就逊色不少,这是我对大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解”,在市教委日前主办的上海市首届大学语文教学决赛现场,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文教师孙益波的一席话,引来现场数百名大学生满堂彩。

  近年来,关于国内高校大学语文改革的呼声渐起。“高四语文”——这是网络上学生们对大学语文的评语。帖子上这样评论:“大学生们对大学语文的评语精妙绝伦,把学生们对语文教育的厌倦和无奈说透了。”

  比赛现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空乘专业的一名学生说:“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十多年来,语文课的教学都是一样的,无非是学古文、读经典,再教你怎样写标准化的作文,没有一点想象力。进入大学,语文课的面孔还是没变,怎么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大家只有60分万岁了。”另一位华东政法大学的学生则表示,“不要再用应试的思维给我们上大学语文课了,教材要变,考试方式也要变。”

  伴随着大学生对传统语文课程的厌倦,国内高校学生写作能力、表达能力低下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特别是理工科学生。有大学教师在网络论坛上疾呼:“救救语文教育,救救我们的中华文化。我们的教育真出大问题了,过度强调数理化等技术学科的教育、英语的教育,而忽视了我们赖以生存的根本——汉语的教育,这是怎样的一个耻辱和溃败呀!”

  即便是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沪上名校,不少理科研究生也存在语文能力的问题。上海大学教授戴世强曾提出:“理工科学子的语文水平实在令人不敢恭维,有些作品简直难以读懂”,他专门撰文建议他们应“学一点汉语语法”。

  专家指出,当下,高校汉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地位边缘化,资源投入不足,教学模式陈旧和教学效果不佳。目前的大学语文教材存在两个误区,一是编成文学史的缩编本,一是编成应用写作的拓展版,这与高中教材无异。另外,师资水平的欠缺的确是导致大学语文处境尴尬的一大原因,需要好的老师用好的文章激发学生对于优雅母语的兴趣。

  大学语文课是能上出魅力来的——这是本次语文教学比赛上部分高校优秀语文教师的心声,市教委举办的这次活动,也是推动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尝试。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教师孙益波认为,“给大学生上语文课,教师先要有思想。讲授一篇课文,解读某位作家,首先应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思考和体会。大学语文老师也应该是个‘杂家’,平时博览群书,多些思考,这样在上课时才会游刃有余,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孙老师还说,“我追求的是学生上课的‘抬头率’。”

  哈佛大学前校长查尔斯·艾略特说:“我认为有教养的青年男女唯一应该具有的必备素养,是精确而优雅地使用本国语言。”怎样做到?仍是要深入地阅读经典,全本地而不是截肢地,深入地而不是浅尝地,这才有所感,所得。或许,这是国内高校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新民眼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评论/随笔
   第A07版:民生速递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社会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电力专版
   第A14版:互动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国际新闻
   第A18版:文体新闻
   第A19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0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新民健康
   第A24版:互动/新民健康
   第A25版:新民健康/名医
   第A26版:慢病/新民健康
   第A27版:新民健康/时令
   第A28版:蓝天下的至爱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阅读/连载
   第A32版:专版
   第B01版:汽车周刊
   第B02版:车界车市/汽车周刊
   第B03版:汽车周刊/车界车市
   第B04版:汽车资讯/汽车周刊
   第B05版:新民教育
   第B06版:校园内外/新民教育
   第B07版:新民教育/校园内外
   第B08版:校园通讯/新民教育
大学语文如何跳出“高四语文魔咒”
体验快乐 放飞梦想
运动和学习矛盾吗?
广告
新民晚报新民教育/校园内外B07大学语文如何跳出“高四语文魔咒” 2015-10-28 2 2015年10月2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