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份,A股暴跌行情中曾上演了“国家队”“救市”大戏,就是以证金公司为代表的“国家队”用真金白银买了一大批股票,在沪深股市历史上史无前例。“国家队”入市了多少资金?买了哪些股票?这是市场关注的焦点,现在当风暴渐渐平息,这笔资金的去向随着上市公司三季报的披露浮出水面。
比业绩更重要的是股东
上周披露结束的三季报,上市公司整体业绩受到宏观经济影响表现平平,整体业绩基本持平,是这几年较差的报表。根据同花顺iFinD统计,2800家上市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总额为21万亿元,同比持平;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总额为19961亿元,同比增长3%。
其中,沪市主板1071家公司实现净利润总额为16777亿元,同比增长1%;深市主板467家公司实现净利润总额1618亿元,同比增长4.6%;创业板484家公司实现净利润总额404亿元,同比增长34%;中小板767家公司实现净利润总额为1155亿元,同比增长28%。
显然,创业板、中小板公司增速较高,创业板中小板以新兴产业为主,说明新兴产业势头不错,以传统产业为主的主板公司则业绩增长乏力。但是,就利润总额来看,依然是传统产业占大头,尤其是金融类企业。包括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49家金融类公司今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总额合计12677亿元,占全部上市公司净利润总额的六成。这49家金融企业净利润增加1425元,同比增长12%,如果扣除这些金融公司,上市公司净利润将下降4%。即使在金融企业中,银行业绩增长也基本停滞,16家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总额10284亿元,同比仅增长2%。
因此,今年三季报上市公司业绩总体平平,不过,大家更关心的是股东名单,看看“国家队”究竟买了多少股票。“国家队”开始买入股票大约是从7月6日开始的,之前中报股东名单还看不到证金公司的声影。虽然梅雁吉祥等部分公司曾经公布过证金公司持股情况,这些股票被称为“王的女人”而遭遇炒作,但是,这些股票并不是证金公司全部持股,只有三季报股东名单中,我们才能看到证金公司究竟买了多少股票,因为这段时间内证金公司不可能卖出股票,而买入股票数量一般比较大,会出现在十大股东名单中。
8月14日,证监会发布公告称,证金公司日前在维护股市稳定时期入市购买股票,今后若干年证金公司不会退出。同时,证金公司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汇金公司转让了部分股票,由其长期持有。此外,证金公司还出资给一些基金买股票,包括5只国家队基金和10只基金中证金融资产管理计划。由此,不能光看证金公司持股,还要看汇金公司以及十大中证金融资管计划的持股,把这些股票加起来,才是证金系国家队持股的完整情况。
那么,三季报十大股东名单中,证金系究竟持有多少公司的股票?
证金系买入1366只股票
现在看来,证金系买入股票的力度的确非常大,在三季报上市公司股东榜中,证金系三季度共买入1366家上市公司股票,将近两市公司总数的一半,剔除中央汇金在工农中建等七只金融蓝筹的原有持仓外,证金系9月30日的持股总市值为1.26万亿元。其中,证金系三季度建仓规模最大(市值超过300亿元)的公司有:中国平安,建仓市值约623亿元;中国银行,约385亿元;中国中车,约308亿元;工商银行,约300亿元。
从持仓上市公司构成来看:沪市公司有561家,证金系持股市值达9641亿元,占绝对多数;创业板公司217家,证金系持股市值415亿元,建仓规模较大(市值20亿元以上)的公司有:东方财富、卫宁软件、长盈精密、机器人等;中小板公司355家,持股市值963亿元,建仓规模较大(市值20亿元左右及以上)的公司有国信证券、西部证券、达安基因、大族激光、金风科技、九阳股份、美邦服饰、四维图新、大北农等;深主板233家,持股市值1593亿元,建仓规模较大(市值40亿元左右及以上)的公司有平安银行、万科A、广发证券、格力电器、美的集团等。
具体看证金公司、汇金公司以及基金资管计划这“国家队”三大主力,证金公司买入745家上市公司股份(证金持有部分上市公司股票情况见左下表),汇金更是进入1137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此外,借道基金公司的5只“国家队基金”和10只资管计划产品,持有上市公司股票数量也达数百只。
从5只“国家队”基金来看,南方消费活力持有最多上市公司个股,总共进入79只个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易方达瑞惠也同样进入76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此外,招商丰庆、嘉实新机遇和华夏新经济分别进驻32家、44家和51家上市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
从持有上市公司股票家数也能看出,易方达瑞惠和南方消费活力的仓位较重,而招商丰庆的仓位最轻。已披露的基金三季报显示,易方达瑞惠的股票仓位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达到91.85%,招商丰庆的仓位占比只有61.74%。
除5只国家队基金,10只基金资管计划也是各显身手,其中工银瑞信中证资管计划出手最多,买入345只个股,买入个股超过200只的资管计划还包括中欧中证资管计划、大成中证资管计划、博时中证资管计划。
从三大主力持股结构看,十大资管计划的出击方向和证金以及五大“国家队”资金有着明显的不同,证金和“国家队”基金主要“扫货”沪深主板,而十只基金资管计划主要负责“扫货”中小板和创业板。
由于身份的特殊,证金系在本轮投资中的成绩单备受关注。虽然证金公司所投资的每个个股的具体成本较难预估,不过,结合相关个股单日成交量及所处价格位置,加之证金公司维稳股价的职能属性(轻易不会追高),则可粗略判断,证金公司个股买入行为应主要集中在7月7日至9日区间之内,其对应的投资盈亏亦可由此估算。在证金系入股的1366家公司中,截至9月30日,已有693家公司的收盘价高于7月7日至9日的均价,占比超五成。截至10月30日收盘,已有1113家公司的收盘价高于7月7日至9日的均价,占比达到81%。
证金系持股市值超万亿
国家队买股是为了稳定市场,由此蓝筹股是重点,因为蓝筹股占指数的权重较大,稳定蓝筹股,就稳定了指数。证金系买入超100亿元的股票有23只,均为大盘蓝筹股。
银行、保险股是蓝筹股的代表,也是证金、汇金公司入市资金的重点买入对象。在16家上市银行中,证金公司现身除南京银行和宁波银行外的14家银行的前十大股东名单,值得注意的是,其持有银行股份比例均控制在3%以下。其中对浦发银行、民生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交通银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北京银行持股达到2.99%。北京银行也是3家上市城商行中唯一获得证金公司买入者。
三季报中,汇金公司也成为8家银行的新进前十大股东。除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外,其余上市银行的前十大股东中均有汇金公司列席。而在此之前,汇金公司仅持有5家上市银行股份,包括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和光大银行。
对于原本持股的5家银行,汇金公司也一定程度增持。在半年报中,中央汇金的A股持股比例分别为工行34.71%、建行0.08%、农行40.03%、中行64.02%和光大银行21.96%。而截至9月30日,汇金公司的持股比例分别上升至工行35%、建行0.28%、农行40.41%、中行64.63%和光大银行23.31%。
4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也获得证金公司和汇金公司的“青睐”。证金公司同时成为4家公司的新进前十大股东,截至9月30日持有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平安2.99%股份,持有中国人寿1.92%股份。汇金公司也进入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平安的前十大股东名单,此外对其原来持股的新华保险增持0.28亿股,持股比例达到32.24%。
此外,券商股被证金、汇金集中持有,24家公司多达22家券商在三季度获得证金公司、汇金公司或中证金融资管计划进驻。
尽管买大盘股资金用得多,但实际上,证金系小盘股买入的数量也相当多,而且持股比例更高。证金系持股占有流动股比例较高,前十位上市公司则分别是华数传媒、建设银行、海南矿业、重庆燃气、大地传媒、浙能电力、晨光文具、海天味业、华电重工、东方证券,持股比例均在14%以上。其中证金对华数传媒、建设银行、海南矿业的流通股持股比例分别高达26.61%、26.19%、21.16%。
现在看来,证金系并不区分公司的好坏,证金系买了1000多只股票,有业绩好的也有业绩差的,估计买入时段主要是7月6日至7月9日,这段时间出现过千股停牌的现象,那么,就是说,正常交易的股票,证金系大部分都买了,没有买的股票都是本身有主力照看或者停牌的股票。
这说明当时的市况是多么糟糕,的确发生了流动性危机,即使证金系这样力度买股票,当时还是千股跌停,如果证金系不买,那么,市场基本上就无人买股票了,真不知道会跌到哪里。发生流动性危机,救市看来的确是需要的。
证金系买股票一个好处就是大量筹码被锁定,一般来说救市资金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不会卖出,为反弹行情创造条件。10月以来的反弹行情中,一些证金公司入驻持股较高的股票,表现相当不错,特别是中小创股,如7月6日以来,真视通、潜能恒信、中飞股份、普路通、蓝晓科技等5只股票涨幅超100%,38只股票涨幅超50%。同花顺、深华发A在10月份的涨幅均超100%,而神思电子、信息发展、创业软件等个股涨幅也均超60%。
本周大盘蓝筹股也有突出表现,尤其是证金系持股比例较高的券商股表现相当凌厉,因此,证金系买入的股票总体上应该是盈利的,根据记者的计算,截至本周四收盘,汇金公司三季度持有的1152只股票,扣除之前持有的银行股,总市值大约为3400亿元(汇金持股比例最高的前20家股票见右下表),证金公司三季度持有的758只股票市值超过7000亿元,基金资管计划持股市值大约是4000亿元,就是说,证金系持股总市值已达1.44万亿元。
总体看,证金系买入的股票目前总体是盈利的。首席记者 连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