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6: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1月07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衍生品激活中华古文明
林明杰
■ 上海博物馆淘宝店页面
■ 西汉海昏侯墓出土10余吨五铢钱
  ◆ 林明杰

  博物馆衍生品现在是个热门话题。自从台北故宫的“朕知道了”纸胶带卖疯了之后,北京故宫也开始卖起了宫里的各种萌。最近,上海博物馆给自己的衍生产品开了家淘宝店,据说大卖,某件青铜器复制品,过去一年都不知道能否卖掉一件,一个客户一下子就买走了8件,如今已断货。

  博物馆衍生产品的研发,世界上颇有些博物馆是做得不错的,值得我国博物馆学习。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梵高博物馆的衍生品设计制作得很可爱,色彩绚烂,个性鲜明,非常适宜布置现在人们的家居,还有不少日常使用品,各种价位都有,性价比也适宜,买气旺盛。小到很便宜的一幅梵高速写,仿得非常逼真,挂在家里可以“以假乱真”。贵的如一种童车,布篷上印着漂亮的梵高画作,在世界各地限量发售。纽约当代艺术博物馆(MoMA)的衍生品开发相当精彩,它不是简单地将藏品复制或者做成纪念品,而是根据经典藏品的特征或者艺术理念,进行再创造性的设计。所以,它的很多衍生品另类、前卫、有趣,本身就是极精彩的设计作品,值得收藏。

  不过也不必过于“崇洋媚外”,依现在的眼光看,许多西方国家的博物馆在衍生产品开发上观念也相对滞后,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博物馆的衍生品还是停留在复制藏品,或者将藏品造型、图案做到纪念品上,而且价格偏高,缺乏吸引力。所以说,国内博物馆如果重视,打开思路,集思广益,用创造性思维来思考衍生品的开发,还是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的,并随之形成中国博物馆业衍生品的特色。

  发掘传统文化艺术的宝库,创造出符合今天人们喜爱的物品,中国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完全可以走出自己的道路来。

  除了根据各个博物馆藏品的特色,进一步设计制作更精彩的相关纪念品和复制品外,我认为,有条件的博物馆还不妨做一些新的探索。

  一、通过衍生品重温古代的人文环境,传承仍有现实价值的生活方式和审美品位。我们要突破仅仅关注于个别经典藏品的思维,用大文化角度去思考,利用馆藏特色,让人们把古人的高雅情趣传承下来,融入到当今生活中。

  譬如,古代扇文化,很多已流失。故宫等博物馆藏扇偶有部分在网上露面,都被广泛关注,大量转发。藏扇丰富的博物馆何不与社会上致力于重振扇文化的手艺人合作呢?

  二、衍生产品还可以是一种“非物质”咨询服务。如何设计符合古代文人审美品位的空间环境和居室布置,也不妨成为博物馆衍生品产业的“高级订制”。有条件的博物馆可以组织培养相关人才为社会提供服务,同时在为社会提供这种咨询设计服务的过程中,势必能带动馆藏品的衍生开发。

  三、利用大量低端文物设计开发衍生品。这是一个目前尚存在某些法律禁忌的领域,但却是迟早必须面对的问题。我国历史悠久,文物遗存极为丰富。除了艺术价值、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都相当高的高端文物外,更有不计其数的低端文物,如大量出土碎瓷片、低端粗陶器等等。三峡库区淹没前,我曾去采访,见到发掘出大量古人熬盐的小陶罐(又称陶杯),据考古人员说,数以万计。作为学术研究、标本留存和博物馆陈列都用不了这么多。这类粗陶在民间非法流通的经济价值极低,但如果能够做成三峡库区的纪念品应该很受欢迎。然而现行法律不允许流通出土文物。于是,这些粗陶罐只能大量堆积在库房无人问津,更有大量索性就地掩埋或不去挖掘,永远不见天日。利用明清民间碎瓷片制作工艺品,在我国早已有之,国营文物商店、工艺品商店久有销售。但是更大量的出土碎瓷片,是否能在留够研究、存样、展出的前提下,将大量品种、纹样重复者来开发衍生品呢?譬如,我们能否利用碎瓷片制作成中国历代各窑口瓷器标本大系,以供艺术、文博学院以及民间有志学习、研究、收藏者所需?法律是否能根据现实情况网开一面呢?

  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地利用衍生品开发激活千年积淀下来的中华古文明,使之为当今人类生活增添美好,无疑是一件大的功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新民观察
   第A03版:“习马会”特别报道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新视界
   第A06版:新视界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互动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话题·动态
   第A14版:上海国际马拉松赛特别报道/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热点解读
   第B04版:中国商学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上海物业
   第B06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上市公司/金市
   第B08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12版:证券服务/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彩票世界
   第B14版:金融城周报/陆家嘴金融城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16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音乐时空
   第C04版:海外传真/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化时评
   第C06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民间收藏
   第C08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10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拍卖
   第C12版:专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读者俱乐部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夜光杯
   第C16版:阅读/连载
用衍生品激活中华古文明
画家可以不签画廊吗?
收藏可以是自私的,但不应该是功利的
新民晚报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C06用衍生品激活中华古文明 2015-11-07 2 2015年11月07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