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假如勒杜克生活在今天,他如何对待巴黎圣母院?他还会修复门上的雕像并与原残留部分协调,因为他有充分、确切的依据;他会用13世纪的哥特风格设计新的国王雕像,因为雕像是建筑整体需要的,且从雕像的风格对立面的整体协调来说并不是特别重要(风格一致即可);他仍然会恢复尖塔,但会尊重原有塔的外观;尽可能保留原有木结构的残存并在上部采用新结构,因为文物管理委员会会这样要求。
从穆栋的介绍中,我们深深感到的是敬畏和尊重。正因为如此,当年修复完成后,大主教赠送给勒杜克明朝景泰蓝双柄花瓶(国宝级的中国好东西),被勒杜克家族保存至今。修复中,勒杜克有无新添?有,滴水兽就是其中之一。这是一种设在屋檐的排水管,外观通常是人类或动物的雕像。滴水兽蹲坐高高的屋角,凝视着天空,空洞的眼睛眨也不眨;有了它,雨水便不再冲刷教堂的墙壁:这是勒杜克对建筑更深层次的尊重。
正因为代代相传的敬畏与尊重,巴黎圣母院在12世纪到13世纪,是一种欢乐的创意;在19世纪,是激情飞扬的再生;现在,穆栋正思考让其成为激发“罗丹们”奇思妙想的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