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中国围棋甲级联赛创办时,上海围棋队的主力队员是常昊、胡耀宇、邱峻、刘世振。16年后的今天,第十六届围甲联赛,上海队中的常昊、邱峻、胡耀宇依然还在,仅有的变化是刘世振接替邱鑫当上了上海队的主教练。年轻棋手范蕴若接替刘世振,成了中坚力量。
对此,上海市围棋协会会长周星增不无感慨:“一个围甲队伍,几乎由3名棋手‘包打天下’16年之久,太不可思议了!”如今世界围棋,几乎都是“90后”的“天下”。而上海队中只有范蕴若一人为“90后”,队伍老化显而易见。
新中国成立后,上海一直是中国围棋的重镇,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代表性棋手,从上世纪六十年代陈祖德和吴淞苼,到七八十年代钱宇平和曹大元、九十年代常昊、邱峻、胡耀宇……就是目前活跃在棋坛上的优秀棋手如江维杰、范廷钰、芈昱廷等均是上海培养出来的世界冠军。
创新不够
上海的围棋氛围一直相当良好。现在少儿学棋十分踊跃,培训机构、围棋班遍布全市,每个月参加升级升段赛的少儿选手均超3000人。上海业余围棋老师的教棋收入也相当可观,很多业余好手上了大学后干脆教起了围棋……上海围棋环境虽然不错,但在培养尖子棋手方面没能与时俱进有所创新,与北京众多道场和杭州棋院国家青年二队训练模式相比,我们则是大大“落伍”了。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围棋青少年培养由过去少体校模式逐渐被市场化的道场模式所取代。1999年北京的聂卫平围棋道场创办后,吸引了全国各地青少年小棋手赴京学棋、深造。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北京的聂道场、马道场、葛道场等培养出了一批世界冠军,为中国围棋超越韩国立下大功。
2004年,杭州天元大厦落成,中国棋院杭州分院成立,国家青年二队杭州创建。这吸引很多青少年棋手聚集西子湖畔学棋、深造。经过11年的积累,杭州分院围甲队伍就有两支,今年的围甲联赛杭州苏泊尔队还提前4轮夺冠。此外,在今年全国围棋定段赛上,杭州棋院就有12名棋手定段成功,占了全部25名定段名额的近一半,令人刮目相看。
反观上海围棋,上世纪七十年代在上海市青少年体校中创设了围棋班,培养出像曹大元、钱宇平、芮乃伟、华学明等一大批职业棋手。而最近十几年在北京围棋道场兴起、中国棋院杭州分院国青二队创建后,上海却没有在培养尖子棋手方面与时俱进“有所作为”,缺乏有效的培养棋才和留住棋才的机制,今年全国定段赛,上海竟没有一人入段……此消彼长,上海队“降级”虽然有点令人难以接受,但似乎也有其必然的内在因素。
期待来年
上海棋院单霞丽书记对本报记者表示:上海队围甲降级是令人痛心的!但我们对上海围棋仍充满信心。因为上海围棋是有着深厚底蕴的,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此外还有一批高水平的围棋教练。我们要以明年上海棋牌院建成为契机,高度重视尖子棋手的培养工作,谋划好培养棋才的长远规划,设计好培养棋才的创新机制。在做好围棋普及的同时,下功夫狠抓提高,加大培养尖子棋手的力度,让上海围棋队早日重返围甲。本报记者 张建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