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05:国家艺术杂志/小物
     
本版列表新闻
     
2015年12月0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寒冬来迟
保温杯也炫酷
陈琳
■ 波浪保温杯
■ S’well木纹系列
■ 太阳能保温杯
■ 杨明洁设计的moonie保温杯
■ 用途多样的Alex系列
  ◆ 陈琳

  小小一只保温杯,却能搅动设计师们之间几番唇枪舌剑。去年,设计师贾伟和他的团队设计了一款号称能让冷水变热、热水变冷的55℃杯,在赚足眼球的同时引发大量质疑。含有盐水的隔热层,在使用者摇一摇之后能均匀吸收热开水的能量,使之快速冷却至55℃。不过,如果想要使倒入其中的冷水温度攀升,需在前一次盐水层已经吸收了热开水的能量之后进行。也就是说所谓的让水温恒定在55℃,靠的只是那一层盐水保温层。尽管这只杯子的设计获得国际奖项,贾伟本人也在宣传中不遗余力地打亲情牌,说是自己的孩子被热水烫到嘴才触发了他的设计动机,但似乎很多人并没打算买他的账。就连设计师也在各自的朋友圈里各抒己见,打起了口水仗。维护的一方认为,55℃杯构造简单创意却新鲜,能在国外斩获奖项,对国内原创设计也是不小的鼓舞。而质疑的一方却认为,杯子的噱头太大,只比普通保温杯多了一层盐水保温层而已。

  一个小杯子能引发轩然大波。看来,作为日用品的保温杯不容小觑。事实上,和西方人在隆冬照样大嚼冰块不同,讲求养生的中国人好喝热水,人手一只的保温杯事关生活质量和健康,怎么可以轻视?只不过,在几年前,保温杯还是千篇一律的子弹头设计,甚至连颜色都乏善可陈,很难让时尚潮人挑出满意的。

  然后,现在,保温杯设计已经成为最时尚的话题。不止是贾伟,诸多知名设计师都有设计保温杯的手笔。比如,杨明洁受亚洲动物基金邀请,以小黑熊Moonie为形象打造了一款“萌宠”保温杯。因为Moonie是被基金会从熊胆工厂中拯救出来的,为了表明Moonie的身份,提醒人们终止虐待,保护动物,Moonie的身上保留了一个X形状的符号。

  炫酷的设计、靓丽的颜色、别致的造型,已经是当下保温杯的“标配”。凭借这些特点,保温杯不再是中老年和“养生怪人”的专属用品,受到了年轻人的欢迎。而在欧美,不少时尚Icon也开始将它们当做必不可少的配饰。

  “小口径”崛起

  S’well系列保温杯就是一款时尚Icon的“附件”,即使它才刚登陆中国不久,已经有不少年轻消费者通过海淘代购提前尝了鲜。和贾伟一样,S’well设计师也是因为被某些事情引发了设计的念头,只不过,这一次,设计的动机不是父爱,而是环保。

  2010年,担任公司高管的莎拉·卡乌斯(Sarah Kauss),在多次聆听了水资源保护的演讲后,对满世界一次性塑料瓶带来的污染痛恨至极。于是,她萌生了用设计优良的保温瓶来改变人们的饮水方式的念头。“很多人使用塑料瓶是因为它们很轻巧、很方便,随时可以被丢弃。但如果我能设计一款和塑料瓶一样轻巧、方便携带,但又能令人爱不释手,不舍丢弃的瓶子那不就可以了吗?”S’well系列应运而生。

  和传统保温杯的子弹头造型不同,小口径瓶口加上修长瓶身,让S’well看上去更像一个酒瓶。事实上,这不是设计师拍脑袋的任性之作。据莎拉本人介绍,从瓶身长度到瓶口口径,保温瓶的每一根线条,S’well都经过设计师的精确计算。比如,口径虽然看上去小,但足够往里投掷标准尺寸的冰块,而在户外运动时啜饮一小口,瓶中的液体不至于晃到主人的脸上。此外,它们的颈部曲线也很适合手握。

  更重要的是,虽然S’well的瓶身只有一种造型,三种不同大小的尺寸,但设计师使用经过表层水转工艺处理的大豆环保颜料,在不锈钢表层制造出各种奇异质感的视觉效果。比如,木纹系列看上去像是用原木打造的瓶身,如果不是亲手碰触,几乎能以假乱真。又比如,布艺系列从地中海软装设计中汲取灵感。而岩石系列在瓶身布上不规则的磨砂颗粒,摸上去颇有粗粝的质感却不扎手。奇异系列模仿皮革纹理,搭配具有类似纹路的皮包、手拿包倒也相得益彰,是莎拉本人的挚爱。

  莎拉坦言,当初辞职创业,把全副身家全都押注在一款保温杯的设计上,对她来说是个大冒险。如今,S’well的销量超过600万件,证明了莎拉设计理念的成功。不仅如此,S’well还带动了保温杯设计领域“小口径”设计风潮的崛起。比如,另一款源自德国Daeden保温杯,造型就和S’well颇有相似。Emsa、 ALF等品牌也都在近期推出了小口径设计的产品。小口径虽然有着不易清洗的特点,还需主人购置定制杯刷精心保养,但其新颖的造型还是俘获了不少人的心。

  不过,莎拉的做法在商业上要比其他品牌棋高一着。她的团队不仅在纹理设计上煞费苦心,同时也在配件上下足了功夫。经过一番搜寻,莎拉在市场上找到一种粉笔墨水涂鸦笔,使用者可以发挥创造力,自行在保温瓶上涂鸦创作,而且颜料可以用水洗、擦掉重来。据说,这招在欧美市场相当奏效。不仅如此,他们还为闪烁、亮光、绸缎系列配备了不同颜色的瓶盖。这分明是沿袭了当年的乔布斯设计苹果的商业思路——苹果的周边产品也可以带来利润。这让那些对小而美的事物缺乏抵抗能力,并且罹患“选择困难症”的潮人们既爱又恨。

  “冰火两重天”

  当然,小口径并不是近年来保温杯设计唯一异军突起的潮流。新奇、环保、节能、功能多元,都是设计师在捉刀保温杯设计时考量的因素。

  由安东尼·普尔森(Antonie Persyn)等7名设计师组成的荷兰XD设计团队,联手打造的波浪保温瓶,也遵循和莎拉类似便携的理念。只不过,他们的灵感来源不是家常的酒瓶,而是吧台调酒师使用的器皿。因此,从造型到出水方式,这只波浪瓶俨然就是一个保温性的调酒器。凹凸有致的曲线,让人忍不住想过一把专业调酒师的瘾。光亮的色彩质感,也在视觉上提升了波浪保温瓶的时尚度,为它最后能成功捧走红点设计奖添了一把柴。

  另一款在市场上走俏的Alex保温杯,同样走的是秀气“小口径”设计路线。只不过,设计师在构思作品时,并没有真心实意地投靠“小口径”流派,而是捧着玲珑心多走了几步。如果不仔细观察,人们还不知道,原来Alex的瓶身中间还有一个旋口。据设计师艾利克斯·希尔(Alex Hill)介绍,起初,他只是想颠覆用杯刷才能彻底清洁保温杯的传统。完成设计之后,他才发现,这种分割方式还让Alex成为保温杯界逆向思维的样本,因为它不仅可以冰镇啤酒,还能瞬间由一个杯变两个杯。“保温杯既应该保热,也应该保冷。很多设计师似乎忘记了这一点”,而一些杯子的“颜色控”还发现了Alex的另一种“打开方式”,那就是多买几个,不同颜色瓶身错开来搭配使用。

  而说到比拼环保,设计师吴凡的设计做得更彻底。他的保温杯虽然不是小口径设计,而且只有黑色一种颜色供选择,但它却能借助太阳能和光能,延长了保温杯的保温时间。“办公室的生活就是这样。一旦工作忙碌起来,很多人连喝一口热水的时间都没有。等茶水凉了,又不得不倒掉凉水,续上热水,这是对水资源的浪费。”心思细腻的吴凡在勾勒出有利于使用者手抓的曲线之后,又在隔热水杯的外层附上一层薄薄的黑色吸热材料。用他的话说,只要有光,这只杯子就可以保证水的持续温热。有好事者做过实验,发现它的保温性远超一些看似全密闭的保温杯,让忙碌的上班族能随时喝口热水。而和贾伟的55℃杯必须以第一次灌入热水冷却,第二次灌入冷水才能保温的使用限定相比,更多人可能会赞赏吴凡的设计。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评论/专栏
   第A03版:时政·要闻
   第A04版:广告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国际新闻
   第A10版:广告
   第A11版:文体汇
   第A12版:聚焦/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话题
   第A14版:动态/文体汇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新民资讯
   第B01版:陆家嘴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陆家嘴金融城
   第B03版:陆家嘴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金融城周报/陆家嘴金融城
   第B05版:陆家嘴金融城/上海物业
   第B06版:个人理财/陆家嘴金融城
   第B07版:陆家嘴金融城/互联网金融
   第B08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B09版:上海花城/陆家嘴金融城
   第B10版:基金纵横/陆家嘴金融城
   第B11版:陆家嘴金融城/股市大势
   第B12版:证券服务/陆家嘴金融城
   第B13版:陆家嘴金融城/大数据分析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陆家嘴金融城/上市公司/金市汇市
   第B16版:理念分享/陆家嘴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聚焦/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人物
   第C04版:展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小物
   第C06版:众创/国家艺术杂志
   第C08版:众创/国家艺术杂志
   第C09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C10版:文娱台历/国家艺术杂志
   第C11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C12版:拍卖/国家艺术杂志
   第C13版:专版
   第C14版:夜光杯
   第C15版:夜光杯
   第C16版:阅读/连载
寒冬来迟 保温杯也炫酷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小物C05寒冬来迟
保温杯也炫酷
2015-12-05 2 2015年12月0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