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前《大圣归来》要靠众筹凑齐资金的艰辛,昨日来沪点映的国产动画《小门神》因为有了BAT的的保驾护航而显得“吃穿不愁”。这部全新原创的国产动画片究竟有何魅力?该片制片人于洲对记者揭开了谜底。同时,他对某些过度热衷于渠道合作的影片提出忠告:“不管市场如何发展,观众才是最终的买单者。作品质量始终是第一位的,否则找谁为你保驾护航都是枉然。”
互联网同基因
据于洲介绍,整个团队投身在创作中,整整29个月废寝忘食,“当时只想着要把电影给做好,压根就没多考虑其它方面的事”。直到今年3月,《小门神》制作接近尾声,他们才开始寻找合作伙伴。“当时我们聊了很多公司,也包括BAT,我们的想法很简单:一是希望这个搭档足够强大,二是他们对这部影片要有足够的热爱。前一点很容易判断,后一点就要花时间去沟通了。”
最终《小门神》选择了BAT,于洲解释说,最大的原因是“大家都是互联网背景”。《小门神》是土豆网创始人王微转型动画电影的首部作品,同样,BAT涉足电影领域的时间也并不长,或许因为大家都很年轻,所以各方面都比较接近。影片酝酿3年,剧本修改多达30个版本,160名动画师打造了共1940个镜头,最终版的总渲染核小时数达到8000万小时,画面精度甚至超过了好莱坞动画电影的标准……
从预售到衍生
从3月开始接触,到8月终于定下合作,BAT也对《小门神》观望了近半年的时间。于洲表示理解:“《小门神》这个故事完全是原创的,大家心里肯定没底,所以我们当时就表示:不如等我们全部制作完毕,大家一起看完片再商量,不愿意参与的我们绝不勉强。”结果,在8月9日《小门神》的第一次看片会之后,BAT不约而同地作出了合作的决定,之后,企鹅影业、百度糯米和阿里影业正式成为《小门神》的联合出品方。此外,中影和格瓦拉也加入到了《小门神》的合作队伍中。
BAT的加入,对《小门神》的增益是显而易见的。如今一部电影的票房,网络预售比例往往占据五成以上,BAT庞大的用户基础为此作出的贡献不容小觑。“因为在中国,适合家庭的高质量娱乐产品永远都有市场。”于洲说。
从希望到现实
面对BAT对《小门神》的支持和期许,于洲表现得很冷静:“作品始终是第一位的。作品不好,由谁来保驾护航都没用。如今,BAT的加入让无数人知道了追光动画,知道了《小门神》,但要让所有人认可我们的作品,真正的那一仗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去打。”正因为抱着这个想法,《小门神》从3个月前便开始全国超前点映,跑城市、听意见。
如今,贺岁档已然开启,于洲认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市场还没有真正成熟,因此整个团队没有对票房抱太高期待。“但我们还是希望能有更多人看到并喜欢《小门神》,希望优秀的国产动画电影能成为一种现象,而不是一两部片的特例。”
本报记者 张艺 实习生 赵冰操
|相|关|链|接|
BAT是中国互联网公司百度公司(Baidu)、阿里巴巴集团(Alibaba)、腾讯公司(Tencent)三大巨头首字母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