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目混珠”,典出汉·魏伯阳《参同契》卷上:“鱼目岂成珠,蓬蒿不成槚。”(蓬蒿:野草;槚:茶树的古称。)这是个成语,指把鱼眼珠掺杂在珍珠里面。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用来比喻文中提及的销售的保健品及其地点真假混淆、明暗难辨是非常恰当的。
“鱼龙混珠”的说法不合情理,汉语中没有这样的短语,不过有与其字形近似的成语“鱼龙混杂”,意思是鱼和龙混杂在一起。比喻各式各样的人混在一起,难分好坏。上文能否将“鱼龙混杂”取代“鱼目混珠”呢?回答是否定的,因为前者比喻的对象是人,后者比喻的对象是物。
“鱼目混珠”和“鱼龙混杂”是一对近义成语,但使用的范围不同,“鱼目”和“鱼龙”也不可互换,必须明辨之。
——读者 董金明
本报记者 陆常青 整理
感谢读者给晚报提供真知灼见和独到见解。您可以拨打本报读者热线:962555或投稿邮箱:lucq@xmwb.com.cn